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508J/2024-25262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公开日期: 2024-07-01
主办单位: 市公安局

绍兴市公安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7-1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任雁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聚焦城市民宿 消除监管真空地”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兴起,“房屋在线短租”这种新型经营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房屋所有者或房屋经营者将其闲置的房屋发布在相关在线短租平台上,有短租需求的可以在线上进行搜索、咨询和预订,然后以线上的形式借助短租平台预先支付房费,从而实现房屋在线短租交易。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城市民宿”,其本质即为“短租住房”,目前在我市部分小区内已出现。短租住房价格低、位置较好、手续少,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旅行商务、寻医就诊人员“省钱短住”的需求。但短租住房人员成分复杂、进出频繁,随之也带来噪音扰民、卫生脏乱等问题及“消防、治安”类风险隐患。

一、当前我市网约房(短租用房)管理情况

经系统查询,目前我市“网约房”有效房源3373家,经营网约房业主通过相关平台(如小猪、美团、携程等)上线房源,通过已安装的智能门锁采集入住人员信息即刷脸入住,没有安装智能门锁的使用绍兴市公安局“越警管家安心码”(网约房模块)登记上传住宿人员信息,相关网约房平台与公安机关的“网络预约居住信息登记平台”实时对接,推送相关房源信息和入住人员信息,通过网络巡查和日常巡查,在全量获取线上上架房源数量和线下社区登记房源数据的基础上,组织民警和专管员对网约房较多的公寓式住宅进行扫楼式清查,并在每间房源门口张贴二维码标签,确保房源的唯一性,并对入住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实地核查。

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通过线下方式,以日租、短租方式提供住宿服务的,公安机关认定为无证经营旅馆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并取缔。

二、当前我市网约房(短租用房)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法律缺失,监管无法可依。作为一种“住宿业”新业态,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引导网约房(短租用房)行业健康发展,使得该行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关概念如何界定也不统一。2019发布的《在线住宿平台服务规范》规定了在线短租业的团体标准,但只能作为行业自律的措施,强制力和约束力明显不够。经查询了解,近年来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短租用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网信、公安、住建、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职责。本着包容审慎的原则,省公安厅积极探索,于2018年底出台了《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信息登记办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办法仅明确了公安机关治安防范及人口管理职责,对网约房房源信息及入住人员登记进行治安管理,但对于建筑、消防、卫生等安全条件,未作明确要求。从实际情况看,网约房管理涉及政府多部门联合监管,此办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2024年2月1日起已失效。

(二)动态不清,监管存在盲区。一是采集信息真实性存在漏洞。网约房因交易过程依托互联网,交易对象为虚拟身份,房东对租住人员的真实身份、实际租住人数、租住目的等情况都无法核实。现实中“一人登记、多人住宿”、“甲登记、乙住宿”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登记信息时效性存在漏洞。根据《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规定,房屋出租人应当在房屋出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承租房屋的流动人口信息报送公安机关。房屋出租人与承租房屋的流动人口终止租赁关系的,应当在终止租赁关系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人员名单报送公安机关。但网约房的租赁一般以短租为主,入住人员流动快,常常是房东还未报送租客信息,租客已经离开,导致时效性存在漏洞。三是监管缺位,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网约房经营地点大都在商业繁华、人员密集的小区、公寓甚至写字楼内,存在分散和不易识别的特点,由于入住人员身份不明确,容易成为滋生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温床。同时网约房极少单独配备消防设施,有些还允许住客做饭和使用电器,极易引发消防安全事故。

三、下一步拟开展的具体工作

针对当前网约房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您的建议,公安机关将立足本职,积极作为,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依法管理。经汇报省公安厅,目前省厅正在积极开展网约房管理相关调研,下步拟向党委政府建议,由政府牵头研商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同时了解到舟山市正在推动网约房管理地方立法工作。我市公安机关将主动对接,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同时积极配合上级调研,建言献策,切实推动网约房依法规范管理。

二是全面开展底数摸排。在获取线上上架房源数量和线下社区、物业、中介登记房源数据的基础上,依托“百万警进千家户”活动,组织派出所民警和专管员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查清查,全面摸清网约房底数,登记造册,并在每间房源门口张贴二维码标签,确保房源的唯一性,并对入住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实地核查。同时,迭代升级“网络预约居住信息登记平台”,做到数据常采常新,动态实时更新房源信息。

三是进一步推动综合治理。依托共治警务建设,与网信办、住房建设、文广旅游、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网约房联合排查整治机制,加大对网约房无证无照经营、虚假广告宣传、私自改建房屋机构、消防隐患突出等查处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居民自觉抵制网约房各种违法行为,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举报违法行为,不断引导经营者增强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意识,建立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联系人:池建良,联系电话:88582609,传真:88582196

                                                                                                                                                                               绍兴市公安局

                                                                                                                                                                               2024年7月1日

信息来源:信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