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653/2024-252808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科技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公开日期: 2024-07-10
主办单位: 绍兴市科技局

绍兴市科技局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2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07-2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王旭代表

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2号建议《关于支持嵊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综合嵊州市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大院名校创新载体引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5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位居全国288个城市第30位。2024年,首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一、加快完善实验室体系。一是着力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突破。推动本市高校以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联合有关单位申报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并推荐申报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获批450万元。二是全面推动五大实验室建设。推动绍芯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合作签约,鉴湖实验室获批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曹娥江实验室引进共建浙大半导体材料研究中心,浣江实验室、天姥实验室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三是积极争创全省重点实验室。组织高校院所、龙头企业聚焦“315”重点产业领域,积极申报重组全省重点实验室。落实“1+9”政策支持,指导浙大绍兴研究院、晶盛机电、古越龙山等单位重点推进,其中全省黄酒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已争取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500万元四是培育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制定出台《绍兴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与学科,每年组织开展申报评审工作,加强相关创新资源倾斜。目前,已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49家,培育13家,基本覆盖“4151”进制造业集群。

二、加快提升创新要素集聚。一是推进教科人三位一体改革。制定试验区建设方案,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三位一体委员会,制定激励政策与试点综合评价办法,部署十大试点、十大标志性项目,召开三位一体试点建设现场会,加快推进教科人集成改革。二是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深入实施市政府制定的《绍兴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集聚各类创新服务要素。16家列入省级创建(全省第三),翻倍完成市定目标基本实现双十双百产业领域全覆盖。三是推进科技人才集聚提质。上半年,申报国家领军人才1474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276人,均居全省第一位;入选省级科技领军人才27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均居全省第三位。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连续三年入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三、深入推进校地产学研合作。一是持续推动大院名校引进共建。2023年,引进重庆医科大学绍兴柯桥医学检验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浙大新昌联合创新中心(天姥实验室),累计达35家。2024年,推动长三角低空经济研究院(新昌)、嵊州市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嵊州)签约落地。二是积极推进标杆型共建研究院建设。出台《打造绍兴市十大标杆性共建研究院行动方案》组织研究院参加全省高校地方研究院年度评估,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等5家获评“A,数量居全省第一。三是加快塑造越快转科技品牌。出台《越快转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方案》,强化国科浙江新材料、浙大绍兴研究院等中试基地技术承接、成果孵化、人才引育等功能,建立技术经纪人专类人才库,试行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加快打造环杭州湾科技成果转化优选地。

针对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协同嵊州市,重点开展以下方面工作,助推嵊州市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一是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指导嵊州市谋划布局艇湖新材料实验室将剡溪创新带、艇湖科技城和艇湖新材料实验室(一带一城一室)作为嵊州市政府构建区域科创体系的重点工作推进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创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二是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丰富创新人才交流载体,高质量举办绍兴人才周搭建企业科技人才交流互鉴平台,组织开展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争取相关院士专家赴嵊州交流。开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年度考评,引导提升嵊州厨具电器、真丝·领带省级综合体建设质效,有效发挥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持。三是加强校地合作对接。加快推进同济大学嵊州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实质化运行加强嵊州区域科技合作交流,支持企业赴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到我市落地转化支持嵊州、新昌两地研究院加强合作交流、互学互鉴,鼓励争创全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创平台。

联系人:全瑜联系电话:88150569    

 

 

绍兴市科学技术局

2024710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