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68P/2024-252926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日期: 2024-07-08
主办单位: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第276号建议的答复意见函

发布日期:2024-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许国潮代表:

您在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76号建议《关于提高农村基层村级收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绍兴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开展多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8.15亿元,村均287.01万元;经营性总收入34.08亿元,村均168.21万元。全面消除了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行政村,年经营性8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60%以上,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40%以上。

一、政策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市持续出台多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相关政策,如2023年出台《绍兴市强村共富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从加强党建统领、运营管理、项目建设、资源管理、土地保障、系统集成、财金支持、税费减免、结对帮扶、人才支撑等十个方面强村促共富。市财政每年安排部门结对帮扶资金73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竞争性奖补资金15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各区、县(市)也安排了相应的资金。同时,市财政积极争取农综改补助资金,每年有3-5个项目纳入省级共富村试点,试点村经营性收入有较明显提升。自规部门近3年来,落实用地指标2500余亩。

二、探索多种模式。积极探索闲置农房激活、土地规模经营、宅基地制度改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抱团建设、资金投资经营、劳务服务增收、文旅休闲运营、强村公司经营、村企参股经营等集体经济发展新经验、新模式。如闲置农房激活,对农村空关、闲置房屋进行收储、开发,招引工商资本改造运营,打造农家乐、民宿、农品铺子、艺术创作空间等,增加村集体收入。诸暨市同山镇边村将闲置校舍和茶厂建成集高端民宿、高粱深加工和酒文化展示基地,吸引工商资本投资2100万元左右,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余万元。项目抱团建设。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自主发展或入股参与农业产业经营项目,建设园区物业、产业基地、加工厂房等固定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如新昌县自2008年以来实施了联建厂房、联购商铺、联筹基金、联办光伏等“四联工程”。截止目前,已拥有规模型扶贫项目18个,筹资3亿多元,参股村达475个村次,税前年总收入达4200多万元。资金投资经营。村集体联合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共同入股成立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产业基金、优质项目等,以分红形式获得收益。柯桥区筹建的“强村消薄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按 1:1:8的比例分别由54个经济相对薄弱村、所在镇街以及区财政,总投资1.08亿元筹建,委托区开发经营集团负责基金运作,村集体每年获总投入额的10%(即20万元/村)保底分红。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坚持夯实基础、完善制度与创新实践、提升发展相结合,不断加强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我市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去现金化管理改革等诸多工作居全省前列,多次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一是深入实施去现金化改革,全市所有村经济合作社已实现村务卡、无现金缴存、网上审核、银联直付“四个100%”,获评全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典型案例。二是全面应用“浙农经管”系统,财务管理、基础数据、阳光公开、运行管理等模块,村级财务线上公开率100%,纳入资产卡片130056个,合同45166个,会议记录38538个。三是全面贯通基层公权力监督平台与“浙农经管”应用的支付协同,实现村级财务管理数据共享,监督前置。四是完善管理制度,市、县两级先后完善和出台加强“三资”管理、村级合同、村级务工、债务风险防范、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等政策文件,加大村级债务减控化解,做好村级集体经济“节流”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许代表建议意见,多措并举,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一是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挖掘存量低效资产价值,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等创新路径;开展多元化服务增收,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社会化服务中心、劳务服务公司等各类实体,承接劳务输出、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建筑施工、家政服务、农业生产服务等业务。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开展抱团联动发展,统筹资金、土地、项目等要素,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康养运动等新型业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发展能级,激发发展活力;深化部门、国企、民企、金融机构等结对相对薄弱村和派驻指导员制度,合力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创新人才驱动机制,鼓励村集体聘请职业经理人,引进村庄经营团队,支持乡贤、大学生、退伍转业军人等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三是深化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村级财务管理、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集体经济审计和村级债务管控,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

联 系 人: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营与改革处   陈   丰

联系电话:81503906     传真:85132339

地    址:绍兴市凤林西路168号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8日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