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3XB/2024-252311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 | 公开日期: | 2024-06-21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 |
连妙芬、范建强、丁奕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77号《关于如何改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更好服务大众的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医务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树立起了卫生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形象。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健康单位都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从精神、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积极改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以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一、关于“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问题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在功能布局、科室设置、服务流程等方面都在进一步优化设置,特别是疫情以来,各医疗机构都在想方设法积极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如加强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改造、加强医务人员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尽可能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等。但受限于医院本身的地理位置、面积、结构、布局等因素,大部分医疗机构用房都比较紧张,难以完全满足需要。提案中建议的设置医务人员专门的午休场所事宜,属于医院内部后勤事务管理范畴,需各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我们将积极建议医院结合单位实际,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努力为医务人员提供能够休息放松的良好环境。
二、关于“培养医务人员有序推进”问题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高度注重人才引进,近年来市县制定“一院一策”卫生引才政策,2023年全市累计引进医学类人才1672名,其中硕(博)士及高级专家582名,同比上升23.04%。注重人才培养,认真做好新入职人员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业务骨干赴外进修培训等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案中建议的让新进的医务人员尽可能在后两年在本院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宜,根据《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三年连续性培训方式,培训基地、选送单位在培训期间不得无故终止、中断培训对象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据了解,上虞区目前只设立助理规培基地(设在上虞人民医院),规培对象学历为大专及以下,上虞人民医院招聘临床医生均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无法在本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关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与成就感”问题
我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文关怀,立足自身职责和单位实际,想方设法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与成就感:如尽可能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合理安排医务人员作息时间、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着力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疫情期间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积极落实医务人员待遇,提高其收入水平;落实一线医务人员保险、开展一线医务人员慰问,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对表现突出的一线医务人员开展及时性表彰、授予相关荣誉等,提升职业荣誉感等。
四、关于“提高医务健康的正能量宣传”问题
我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不断巩固壮大主流媒体舆论,通过“三化四统筹”宣传机制(即素材化、新闻化、融媒化和队伍、内容、平台、经费统筹的宣传工作机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地宣传报道,弘扬行业正能量、塑造卫健新形象。在绍兴主流媒体均开辟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结合深化医改、建设“健康绍兴”、县域医共体建设、数字化改革、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惠民利民政策、援疆援青援非、亚运会医疗保障筹备等重要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提升群众就满意度和获得感。2023年绍兴日报刊出专版7个,头版报道五次,其中托幼服务工作在浙江日报进行宣传报道,学习强国供稿量居市级部门前列。同时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5.12护士节”庆祝活动,在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宣传先进,在越牛新闻进行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4万;组织开展“绍兴市庆祝医师节暨百场千医下乡活动”,组织市级医院顶级专家在世茂广场开展义诊,受到广大市民欢迎和点赞;积极推荐“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候选人2人,“最美绍兴人”候选人3人。通过广泛开展正面激励宣传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进行广泛宣传,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五、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会同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继续做好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指导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各项激励关爱政策,改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尊护重卫的良好氛围。
一是根据深化医改和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整体需求,指导各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增加一线医务人员数量,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满足临床工作要求。
二是分层分类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与临床需求相匹配的高效、协同的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优秀青年人才选育、医共体干部人才队伍优培、基层应用型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增量提质等行动,持续提升队伍能力。
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政策要求,在执业环境、薪酬待遇、培养培训、职称晋升、专业发展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完善身心健康服务体系,维护和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四是进一步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积极培树行业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精神,传递卫生健康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裘伟芳
联系电话:85080557 传 真:8508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