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基层基础机构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变化、新要求,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主防”意识,坚定树立“大基础”理念,积极构建“3575”共治警务体系,致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绍兴特色的枫桥警务升级版、共治警务标准版。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3%,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以上,枫桥警务模式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我市成为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一、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共治。坚持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共治警务方案,制定30项共性、18项个性任务清单,明确重点项目任务书、推进图,确保如期落地生效。紧盯共治警务“神经末梢”,大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规范社区民警“一大六小”常态工作任务,刚性落实警力“两个40%以上”要求,警民“双向熟悉率”达82.6%,并出台全市警务站(室)三年建设规划及运行规范,全面迭代升级全市30个警务站、2021个警务室,全力打造最前沿共治堡垒。
二、坚持协同联动,合力推进共治。创新派出所“三队一室”架构,在全市61个二类以上派出所设立专职巡防队,落实巡逻防控、维稳安保、应急处置、巡防监督、护学监督、场所检查、人员核查、配合转化等“八项”职责任务,积极探索共富、生态等特色巡防线路,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治安、黄赌毒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2.1%、9.9%。由社区民警在全市2021个村社、1149个规上企业推动打造4429支3.1万余人巡防队,以及9千余名重点行业场所“安全员”、188支3.8万余人义警队伍,协助矛盾化解、巡逻防控、防范宣传、九小场所检查等活动17.9万余次。将犯罪预防融入共治警务体系,编织“1+3”犯罪预防传播网络,布建“1+6+100+N”犯罪预防宣教基地矩阵,配置供给“师爷说防范”等宣防产品421件,宣教群众超140万。
三、聚集矛盾化解,深化警源共治。深化警源治理工作,在全面建成县、镇两级社会治理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市、村两级延伸,全市791名社区民警全部兼任村社副书记或主任助理,非警务事项分流率达53.3%。建立矛盾联处联调机制,与司法、法院建立交通事故纠纷案件诉前联调机制,今年以来回调案件总量217件;联合司法、商务、法院等部门成立涉外调解中心,组建由外国人组成的“洋娘舅”队伍,化解各类涉外矛盾26起。推动实现行业自治,创新党建契约化平安共建机制,推广物联自治“六个一”做法,健全行业协会自治机制,目前全市建立校调会11个、医调会11个、交调(仲裁)会7个,98.8%的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去年以来“民转刑”命案同比下降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