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13Q/2024-253789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公开日期: 2024-07-03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5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4-09-1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刘国铭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做靓古城金名片,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第257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亚文化之都。近年来,我市依托“越宋古都、江南水城、名士之乡”品牌优势,紧紧围绕古城资源优势,着力擦亮古城文化金名片,积极创新营销思路,打造文旅新业态产品,推出多元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形象。

一、优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一)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通过项目建设和微改造、精提升,各景区(馆)、商贸区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得到提升。景区类项目以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铺设基础服务设施,设施外观、材质、颜色充分考虑与绍兴文化特色相结合,在确保整体环境协调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游客使用需求。2023年,已在全市构建多区域风貌游线发展格局,打造共富风貌游线9条。

(二)完善旅游配套提升交通便捷性。截止目前,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已开通运营,2号线二期已开工建设;上虞区新建4个曹娥江水上旅游靠泊点(码头),创建美丽航道28公里;2023年,鲁迅故里(沈园)至鲁迅外婆家景区线路开行,至9月底共行驶里程约11685公里,提高了鲁迅外婆家景区知名度。

(三)打造“古城”地下长城。2023年以来,全市以“让洞于民”为着力点,逐步将防空洞“变身”市民避暑纳凉点。2023年7月开放塔山人防工程和蕺山北口人防工程2处防空洞,内设报刊杂志、休憩桌椅、免费茶水、防暑药品、WiFi信号,使“地下城”成为亲子休闲新去处。

(四)统筹停车资源优化停车政策。积极优化节假日机动车停车收费政策,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及国庆等节假日期间,按照“能免则免”的原则,全面推出古城及周边重点景区相关停车点位免费向游客开放政策。

二、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实施服务技能提升培训。开展了“‘越导越好’2023绍兴市导游大赛”和“绍兴市导游素质能力提升活动”等服务技能提升培训活动,通过“古越绍兴人及其特产”、浙东唐诗之路、西施IP新导览线路及景点讲解、大禹陵文化知识,政务接待讲解服务规范等绍兴特色地接知识,以及线下实地踩点观摩等形式提升导游的旅游实践服务技能。组织水城公司、东湖景区等开展了乌篷船老大旅游服务培训,积极培养年轻乌篷船老大。

(二)推动落实旅游惠民政策。推动绍兴古城22个市文旅集团所属国有景区景点(沈园、东湖、兰亭、大禹陵、阳明故里除外)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同时推动收费景区针对特殊群体执行相关免费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在春节期间推出“一元坐地铁游古城”“春节免费乘公交”等相关惠民政策,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享受快捷交通和惠民政策。规范执行物价及A级旅游景区管理标准,及时收集、反馈游客意见建议。

三、塑造古城特色旅游新品牌

(一)推动线上宣传出圈。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全国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宣传推广绍兴文旅,2024年上半年绍兴文旅事件在新华网客户端传播量超4400万+次,其中,有10余篇宣传报道阅读量超百万级。“遇见绍兴”新媒体矩阵总传播量超6000万,组织开展“越国古都 东方水城”全球短视频大赛,传播量超1亿次。

(二)举办线下宣传推广。分别赴开展了长三角、珠三角、京鲁豫市场文旅专题推介;在河南(郑州、开封)举行了“缤纷四季,畅游绍兴”春之旅推介活动。着力擦亮“东亚文化之都”金名片,分别在日本东京、香港举办2023“越酒行天下”黄酒与文旅融合系列宣传推介会,加强绍兴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

(三)高质量举办文化活动。聚力举办王阳明诞辰550周、徐渭诞辰500周年、鲁迅诞辰140周年、马寅初诞辰140周年、谢晋诞辰100周年、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王羲之诞辰1720周年等纪念活动,配套举办中国越剧艺术节、全国美术高峰论坛、谢晋青年电影盛典等系列活动,持续解码“绍兴名人”文化基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全网关注量点击近7亿次。

四、创新古城特色旅游新业态

(一)充分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推进“文旅+”和“+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文旅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鉴湖旅游度假区、“夜鲁镇”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摘取“国字号”招牌,雪花谷隐山民宿获评甲级资质认定。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工业旅游基地1家、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家、采摘旅游体验基地12家,全市“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良性产业生态。

(二)积极打造精品主题游线。一是打造绍兴水上游线。开通了运营环城河夜游水上航线和古鉴湖水上新航线,形成“日游古鉴湖、夜游环城河”的水上旅游新格局。同时联合省内运河沿线城市设计并发布了“运河文化寻踪之旅”“运河古镇风雅之旅”“运河人家city walk之旅”“运河新景活力之旅”等4大主题8条游线。二是打造精品研学线路。立足鲁迅文化、大禹文化、古越文化、书法文化、黄酒文化、戏曲文化、青瓷文化、诗路文化等特色研学资源,精心打造了“走进课堂”名人研学之旅、“翰墨飘香”书法研学之旅、“绍酿沉醉”黄酒研学之旅等10大精品研学旅行线路。

(三)不断丰富夜间消费新业态。一是提档升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目前,全市已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4个、市级21个,围绕重点节假日,先后推出“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夜生活潮玩季”“春风青年艺术节”“荡市集”等100余场活动,不断丰富夜间文旅业态。二是打造夜间“演艺+旅游”消费新业态。推出《梦寻西施》《惊梦醒石》等夜间沉浸式演艺项目,累计演出300余场,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推出以央视纪录片《山海经奇》IP系列为主题的沉浸式夜游项目——“山海经奇·英雄之路”,打造了曹娥江黄金水上游线”夜游项目,推动打造夜间“演艺+旅游”消费新业态。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质量、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推进绍兴文旅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稳步推进“特色街区”建设。依托古城各大历史文化街区,按照“一街一品”的特色,强化夜游要素配置,加快推进上大路“茶饮一条街”、府横街“小吃一条街”、府河里“酒吧一条街”建设,通过灯光秀、夜间文化旅游活动等形式,使古城风景与烟火气场景有机融为一体,持续激发古城夜游市场活力。

(二)策划特色消费活动。创新产业业态,丰富产品供给,提升“古城过大年”特色品牌,打造包括民俗、戏曲、演艺、巡游、市集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持续推出具有公众参与度的特色文旅消费活动。深化水乡社戏节、乌篷船风情节,常态化举行乌篷婚礼、乌篷集市等活动,打造“坐乌篷看社戏”特色文旅IP。

(三)推进多元立体宣传。重点推进“越酒行天下”主题活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动,推动城市间开展区域合作。整合资源联动网络大V、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培养一批绍兴“文旅打卡人”,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形成全平台传播,叠加绍兴特色词汇、热梗不断出圈。

感谢您对绍兴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产业发展与合作处傅一群     

联系电话:85118220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3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