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13Q/2024-253802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公开日期: 2024-07-10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1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4-09-1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丁飞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践行‘保护 传承 利用’守护理念 合力共护浙东运河历史文脉》(第211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将已开展的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一是加大宣传警示力度,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今年3月我市成立首批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包括以浙东运河博物馆为主的总队和浙东运河流经区域的8支地方小队,围绕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34次。将浙东运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纳入今年的普法工作要点和责任清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抓好普法宣传。全力打造浙东运河博物馆,自2023年9月底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界游客观众23.6万人次,承办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二届浙江省寻找“最美家乡河”活动、“运河畔•青年说”宣讲等各类大运河文化活动 11场。将大运河保护法律法规列入普法重点内容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范围,邀请单霁翔、胡红文、华芳等国家、省、市专家做专题讲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等节点,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二是加强运河监测管理,完善日常管护机制。成立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有关保护规划,发布《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明确 158 处(项)保护对象。严控涉遗项目审批,建设绍兴文物守望者、古桥安全监测模块等数字化平台,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大运河文物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大运河浙东运河联合巡查实施方案,多部门联合开展大运河线性文物专项检查行动,萧山、柯桥、越城等运河流经区共同签订《大运河联防联控协议》,形成跨区域管理保护新格局。实施国保单位绍兴古桥群(越城区)及重要文物古桥的植物病害治理工作,结合“文物智慧管家”数字化监管应用、“古桥监测”数字化特色场景,对运河水系共22座古桥实施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管。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讲好运河遗产故事。深度解码运河文化,围绕运河文化梳理迎恩门、三江闸、乌篷船、水乡社戏等元素,汇编成册,讲好“运河故事”。将运河文化等融入越剧、莲花落等本地特色表演形式,原创文艺作品,编排节目,并开展文艺赋美、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以运河文化为载体,开展特色节庆活动,如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运河诗会、“运河明珠”主题灯会,以及运河画舫巡游、运河文化展陈互动等活动,使运河文化可观、可感、可触。全速推进“文化铸魂”工程,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体系化、项目化、品牌化为抓手,围绕运河文化、宋韵文化、黄酒文化,开展城市品牌建设,着力培育城市“硬核”文化特色。深化运河沿线名人故居激活行动,实现运河沿线文物类名人故居保存完好率100%。注重连片连线利用,围绕八字桥历史片区、迎恩门等运河沿线区域,开展“古城奇妙夜”“醉里水乡”艺术季等文商旅活动。注重项目带动效应,建成柯桥历史文化街区,坚持“传统文化古镇记忆和文化休闲、商贸旅游、商务会展一体融合”方向,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质提效,充分利用柯桥区非遗馆多角度、全方位挖掘运河文化现实价值,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

四是增强资金保障支持,提振运河保护信心。浙东运河博物馆项目列入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8000万元。提档升级浙东运河文化园,有序推进博物馆设施设备维修、淡水鱼馆运营和改造提升、文化园招商运营,计划于今年9月前完成整体项目提升。谋划百亿级“河城共生”共富保护利用项目,包含东鉴湖水乡风貌示范区建设工程、黄酒小镇文旅工程等,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投入6000 余万元加强运河沿线古纤道、古桥等修缮养护,提升大运河沿线环境风貌。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奋力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市域实践新路径。

一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完善统筹推进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协调重大问题。按照《绍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方案》,抓实用好政策规划、重大项目、文化研究、文化活动等四张清单,加快出台实施《绍兴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绍兴市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等规划,统筹推进绍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二是加强系统保护,打造水清景美和谐运河。提升监管水平,严格落实沿线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落实运河沿线涉建地块的考古前置工作。结合仓桥直街等古城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工作,优化核心段沿线视域带景观,完善码头驿站等建设,开发运河主题研学游线路和水上精品游线等,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产品丰富、内容多样的水上旅游矩阵。

三是提升项目质效,打造河城共生繁荣运河。持续推动“一廊三带”建设,打造“博物馆之城”,提质升级浙东运河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努力成为大运河文化传承展示利用国家级示范地。谋划打造“大运河绍兴段保护利用工程”示范引领项目,重点培育黄酒小镇、柯桥古镇等 6 个核心区块,实现弘扬运河文化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四是深挖丰富内涵,打造绍兴人文特色运河。加强运河文化基因解码,提炼归纳大运河绍兴段精神特质、人文气质,与大禹文化、诗路文化、黄酒文化、书法文化等有机整合。力推运河题材文艺精品,精心创排越剧大戏《运河人家》《胆剑千秋》,推进浙东运河主题美术长卷(绍兴段)创作。以大运河带动人文经济,开展2024运河文化年系列活动,打造运河文化市集,拓展运河文化消费场景,培育运河文化新质生产力。

感谢您对我市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文物处 李沛琦      

联系电话:89180848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10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