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13Q/2024-253678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公开日期: 2024-06-17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周斌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提升绍兴非遗文化的建议》(第238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自2006年绍兴市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近年来,更是坚持以活态传承为目标,以非遗惠民为手段,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为方向,突出“创新、融合、发展”的主题,保护抢救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断探索非遗在当前形势下生存发展的新方法,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积累经验,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健全保护体系。目前我市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传承人、保护责任单位、传承基地的保护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项、省级名录97项、市级名录26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人(另有12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34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45人。 

(二)强化政策引领。随着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也越来越被认可。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先后发布实施了《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此外,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安排,《绍兴市越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经过两年的调研、座谈等准备工作,今年已列入初次审议项目,计划于今年正式发布实施。

(三)保护成效明显。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印发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2023年度)》中,绍兴居全省第2,己连续六年稳居全省前三。

二、做好非遗传承展示活动

(一)举办非遗集市。非遗集市是绍兴近年来重点培育的非遗品牌活动之一,是贯彻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不断深化非遗保护成效促进社会参与共享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激发古城活力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以来,绍兴非遗集市已连续举办了九届,通过运用展示、展演、展销、体验等多种形式,把优秀非遗资源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玩、可体验、可购买的文化消费品,旨在增强古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旅IP,推动绍兴文旅融合发展。

(二)加强惠民服务。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把戏剧、曲艺展演、手工技艺体验课、非遗培训、讲座等内容送到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实现零距离非遗惠民服务。同时开设地方曲艺公益性普及培训班和传习班、聘请传承人为曲艺爱好者授课以及搭建越韵雅集、越州书苑、闲园书场、水乡戏台、莲花书场等演出平台,提供曲艺惠民服务。

(三)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市联动开展“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非遗资源转化利用,自2019年起,每年市文广旅游局汇聚全市之力,策划组织“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通过地方特色食品、土特产等展示售卖,为乡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人流。

(四)做好相关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认定了生产性、教学性、展示性等各类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84家、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等绍兴市非遗旅游景区33家、乡村非遗体验基地15家、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20家、市级非遗工坊47家。同时,争创省级非遗工坊29家,省级非遗体验基地6家,省级非遗茶空间3家。“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名单,古越龙山酿酒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三、做好文旅融合深化工作

(一)搭建文旅融合发展载体。认定了19家首批绍兴市非遗旅游景区和16家首批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实践基地,编著推出了《流动的文化——绍兴非遗主题活动和非遗旅游景区导览手册》,开展非遗进景区暨“百工展百技”活动。推进研学游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实施《非遗研学游基地认定要求》和《非遗形象门店管理规范》等。 

(二)创建“绍兴非遗客厅”。2020年8月28日首家“绍兴非遗客厅”在迎恩门风情水街面向公众营业,这里集合了全市30余项非遗资源,融展示、展演、展销、体验、培训、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绍兴优秀非遗资源的对外展示窗口和服务阵地。 

(三)推动非遗形象门店建设。为更好地彰显绍兴非遗产品的魅力,促进非遗的利用与传播,提升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古城内打造30家非遗形象门店。通过对非遗形象门店实施一系列的改造、包装、宣推,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品牌形象,更好地凸显绍兴非遗产品的魅力和特色,增强经营门店的非遗标识度,营造良好的古城非遗消费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发挥非遗保护协会的作用,把优质丰厚的非遗资源,转化成可供欣赏、体验、消费的文化服务或产品,不断赋予非遗时代特色,构建非遗新的场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非遗工作新局面。


感谢您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孙小东      

联系电话:89180855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6月17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