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13Q/2024-253691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 公开日期: | 2024-07-08 |
主办单位: |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
周文龙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绍兴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第247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持续解码文化基因,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形象。
一、深度挖掘绍兴文化特色丰富文化体验
(一)解码“名人文化”基因,集群举办文化活动。系统梳理“绍兴名人”谱系,编订《绍兴名人文化年”活动规划(2021-2025年)》,聚力举办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徐渭诞辰500周年、鲁迅诞辰140周年、马寅初诞辰140周年、谢晋诞辰100周年、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王羲之诞辰1720周年等纪念活动,配套举办中国越剧艺术节、全国美术高峰论坛、谢晋青年电影盛典等系列活动,持续解码“绍兴名人”文化基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全网关注量点击近7亿次。
(二)解码“古越文化”基因,谋划打造演艺项目。深挖绍兴越国古都深厚文化底蕴,与深圳星火等国内一线文旅策划公司合作,谋划在西园打造“古城一台戏”大型文旅演艺项目。“古城一台戏”以“古越文化”为主题,将融通诗歌、音乐、水舞、光束、影像等技术手段,配以“越千年”主题行浸式演绎、府山光影联动等展现形式,以期打造古城文旅消费新场景、“夜间经济”新撬点。
(三)解码“治水文化”基因,聚力建设文化场馆。充分挖掘绍兴“治水故事”,高标准建设浙东运河博物馆,打造水利文化标杆性项目,一馆呈现千年运河与古城绍兴的文化,现已挂牌“中国水利博物馆浙东基地”,开馆至今吸引25万余人次来绍参观。
二、高标准谋划项目建设创新产品服务
(一)有序推进文商旅项目工程。徐渭故里、阳明故里、孑民图书馆、北纬 30°展示馆、大禹纪念馆、大禹研究院、兰亭研学营地、古城北入口商贸区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绍兴饭店、国际大酒店、永和庄园、青藤别苑、海棠文苑、台门人家文宿酒店等住宿餐饮业态快速提升,为多种类型游玩需求提供服务。
(二)积极推进文化活动和展示。高质量举办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陵典礼,不定期在徐渭艺术馆、兰亭书法博物馆等场馆举办书画艺术展览,为游客及市民提供高水准的观展体验。积极提升老街业态,各类文艺茶咖、休闲书吧、网红美食等特色店铺纷纷入驻鲁迅故里、书圣故里等老街,在保持老街烟火气的同时,提升业态时尚度。
三、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
(一)充分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北纬 30°展示馆、大禹纪念馆等新建场馆充分利用 AR、VR 等科技手段,提升智慧旅游服务。“一部手机游绍兴”平台系统整合景区门票、演出剧院、游船、研学活动、导游讲解、酒店客房等旅游资源,将购票服务、语音讲解、手绘地图等服务场景有机融合,切实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和旅游质量监管能力,为游客提供 “吃住行游购娱” 一站式综合旅游服务。2023年共计为游客提供800余万次旅游服务。
(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交通便捷性。截止目前,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已开通运营,2号线二期已开工建设;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已完成工可专家审查;上虞区新建4个曹娥江水上旅游靠泊点(码头);创建美丽航道28公里;2023年,鲁迅故里(沈园)至鲁迅外婆家景区线路开行,至9月底共行驶里程约11685公里,提高了鲁迅外婆家景区知名度。
四、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一)着力提升新媒体营销力度。结合市场趋势,集团围绕 “ 一座绍兴城,半部国学史”主题,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旅游宣传;推广宣传旅游资源、线路攻略、热点活动、研学文创、文化建设等内容,2023年全年曝光量达 9200万次。
(二)区域合作持续深化。持续开展“杭州都市圈旅游联合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开展“杭州都市圈文旅新春惠民大联展活动”,2023年联合推出文旅惠民举措百余项;组织开展“绍甬旅游惠民季活动”,绍甬两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饭店餐馆、旅行社、民宿等企业联合推出系列优惠措施。依托浙东南旅游联合体开展年度远程市场推介活动,吸引更多远程游客来绍旅游。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调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属地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绍兴交通旅游基础设施配置。同时,将结合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合理配置城市公共出行资源,推进城市轨道、公交系统的融合发展。继续围绕 “跟着课本游绍兴” 品牌 IP,持续做好新媒体宣传工作,着力提升绍兴旅游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感谢您对绍兴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产业发展与合作处傅一群
联系电话:85118220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