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13Q/2024-253694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公开日期: 2024-07-08
主办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7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汪泽南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古建筑数字化建设的建议》(第147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绍兴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绍兴古城2500多年至今城址不变,风貌格局依旧,八大历史街区约170余公顷基本完好保留。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城内及其周边的人文历史建筑,是我市古城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之一。您的建议,也为我市文物部门进一步做好对绍兴古城的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古城文物资源摸底

绍兴古城文物数量众多,我局牵头组织各属地文物部门积极收集调查线索,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推荐为各级文物,不断丰富古城的遗产资源。及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做好不可移动文物挂牌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级别文物的保护管理职责,为古城文物挂上“护身符”。近年来,陆续将西街18号民居(刘宗周故居遗址)、蕺山元明摩崖题刻、和畅坊遗址、耀应坊遗址等列入文物保护名录。截止目前,古城范围内共有各级文物100余处,保护成效较为良好。市名城办主持编制了《绍兴古城台门建筑文化提升与保护技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并出版了《绍兴台门》,收录了大量的古建筑基础信息。

二、推动古城历史建筑测绘建档

市名城办主持实施了绍兴古城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项目,构建全域孪生底图,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古城范围9.09平方公里进行全息三维扫描,精准全面构建数字化矢量模型,构建数字孪生底图。对重要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巷进行SLAM激光点云扫描,对历史建筑开展高精度测绘建档,并在数字孪生底图上将几者进行落位,以文字、图片、音频等手段记录其基本情况、保护等级、历史故事等信息,为其后续保护提供数字化模板。从2017年开始,已完成5次古城全域三维实景底图更新,实现了三维底图动态更新,详细记录了古城内近年来的风貌肌理修复情况。

三、开展文物古建筑数字化试点建设

为贯彻落实文物数字化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局还牵头实施了绍兴古桥群、太平天国壁画、周恩来祖居、大禹陵、兰亭、舜王庙、继述堂、全市摩崖石刻等实景三维建模工作,为将来的文物保护修复积累了大量精细化古建筑数字蓝本。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巩固三普成果,稳步推进四普工作,优先选取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进行数字化建模。组织各区、县(市)文物部门,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推进绍兴古建筑数字化建设工作,为后续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加快文物数字化扫描成果转化,提高文物保护展示水平,激发文物建筑资源“新活力”。

感谢您对绍兴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文物处邹小宇

联系电话:85130305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8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