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559T/2024-25633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日期: 2024-06-11
主办单位: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1-1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民盟绍兴市委会:

您在绍兴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4号提案《探索“大综合一体化+网格”新模式  打造基层治理绍兴“枫”景》已收悉,非常感谢对综合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横向综合有待评估调整”、“纵向赋权需要加强统筹”、“网格治理存在全责‘悬浮’”等问题,很客观,也很实际,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同时提出有关意见建议,也都很具建设性,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积极采纳。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革部署,在“一号改革工程”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大场景下谋篇布局、整体发力,构建以全市改革方案为统领,案件移送、执法协助、行刑衔接、争议协调等一揽子制度为配套共52项制度,形成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改革机制。特别是2023年以来,我市以柯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构建完善职责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同年5月,圆满承办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攻坚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推进会。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集成执法事项,实现一张清单明权责。编制完成全市执法总目录+综合执法+专业执法+乡镇执法“四张清单”。同时,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要求,实施乡镇(街道)差异化赋权执法并动态调整。当前,全市综合执法事项占比29.03%,综合执法事项领域覆盖率70%,67.1%的“三高”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综合执法部门承担了75.63%的执法办案量。全市赋权乡镇(街道)81个,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78.6%,赋权事项平均在100项左右,实现精准下放,推动基层治理向“看得见、管得好”转变。

二是整合执法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按照“应统尽统”原则,市、县两级共精简执法队伍47支、执法编制1067名,区、县(市)行政执法队伍已严格限定在中央明确的7支执法队伍范围内。同时,出台“县属乡用”实施意见和行政执法队伍激励保障“八条”,将考核权指挥权赋予镇乡(街道),实现89.29%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到县乡,其中74.05%下沉到乡镇(街道),执法队伍稳定性持续增强。

三是强化管执联动,实现一体协同提质效。以“法治护航”为主线,有序开展亚运保障、除险保安、燃气监管等专项行动,在亚运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创建中勇担当。2023年全市综合执法系统办理普通程序案件2.97万件,同比增长24.86%。同时,按照“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要求,发挥“综合查一次”和执法监管“一件事”黏合作用,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6万余户次,减少重复检查3.4万余次,跨部门监管率达41.4%,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是突出执法规范,实现一流标准管队伍。依托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主体班次,开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题培训班。市县综合执法部门、专业执法部门以及基层赋权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近200人参加。同时,开展全市赋权乡镇(街道)执法队队长“岗位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技能比拼活动,全市域开展执法规范乡镇(街道)培育活动,推进执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全市一审行政败诉按案件从2021年139件减少至2023年32件,一审败诉率从2021年10.01%下降至2023年2.49%,居全省最低。   

五是突出监督无缝闭环,实现一张网络覆监督。印发《绍兴市行政执法队伍履职绩效评估办法》,形成可量化、可评价的行政执法履职评估体系,不断提升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水平,形成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合力。同时,全面推广“行政行为码”,推进“亮码检查”,推进检查、处罚自动赋码、全程留痕,强化对执法行为的全流程监督,已实现赋码数23万余个。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深化综合监管与治理,实现执法监管全覆盖。一是“一件事”提质扩面。按照“整体政府”的理念,坚持“一件事”系统集成思维,归集“事项、人员、对象、装备”等监管要素,针对审批、监管、执法权责边界不清、效率低下等问题,梳理拓展“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一件事、“僵尸车”监管一件事为本地特色一件事,确定子场景,制定目标指数,全面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一张单”精准吹哨。在新昌试点推行建立以乡镇党委政府牵头的政府派单工作制,系统梳理高频监管事项清单,以行政执法部门为对象,依托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基层治理平台,精准吹哨派单,形成在线派单、联合检查、管理闭环、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有力破解行政执法领域中存在的“多头管”“三不管”问题。三是“一次查”提升效率。严格对照事项查找清单,按照各环节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联合监管行动,通过“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等监管措施,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检查”的联合执法检查,有效实现多领域监管一步到位。

(二)推动机制更有力,实现要素保障最强化。一是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健全乡镇(街道)内部管控体系,制定完善岗位职责、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制度,统筹安排任务分工,推动“一支队伍”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形成最大工作合力。二是提升基层执法队伍能力。加强市县两级综合执法办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完善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建设,强化指挥平台执法监管信息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应用,及时发现监管漏洞,为精准执法提供有力线索。同时,在2023年基础上,持续开展执法人员“岗位大比武、能力大提升”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三是借势借力创新培训服务能力。学习宁波经验,搭建机关与在绍高校或党校为主体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研究中心平台,组建理论业务与实践教学培训讲师团。同时,学习杭州、嘉兴等地经验,制定出台“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办案硬件标准,分步实施推进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设置和智能化建设,切实满足基层中队执法办案、调解接待等日常工作需要。

(三)推动社会更有序,实现为民服务最优化。一是加大重点领域整治。聚焦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构建基层执法综合体。在原有村(社)执法联络站基础上,积极探索“联络站+”新模式,打造一批联络站+执法服务、联络站+普法宣传等特色品牌,助推“枫桥式”执法再升级,有效激活基层网格的“末梢神经”。三是多方式开展执法监督。通过“司法行政机关监督+内部监督+特邀监督员监督+专家评价”等多种手段,对监管执法行为进行反向评价,推进市县乡三级执法主体评议全覆盖,提升执法行为透明度。

再次感谢对执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理解,欢迎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并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6月11日

(联系人:陈军明,电话:85203835)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