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30G/2024-25634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公开日期: 2024-07-08
主办单位: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7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1-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王江瑾代表:

您在市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市支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议》(第217号建议)收悉,经与相关部门协商,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支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在建议中对当前我市世界一流企业发展培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我市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吸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进。

一、所做工作

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引领力、竞争力,我们在顶层设计、培育管理、政策激励、组织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培育体系。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行动计划,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行动方案》。2022年,又出台《绍兴市深入实施“长高长壮”行动 加快培育一流企业的实施方案(2022—2026年》《绍兴市先进制造业“凤凰行动”计划(2022—2026年)》,作为先进制造业强市“4151”计划“1+4”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一流企业培育内涵。

2.加强政策滴灌,构建企业梯队。围绕企业“长高长壮”培育目标,从规模基础、成长潜力、科技创新、品质标准、上市做强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遴选,构建“起跑”、“加速”、“冲刺”三个梯次培育库,对应培育起跑型企业、加速型企业、冲刺型企业,动态调整并跟踪企业培育,目前共有入库企业773家,其中“起跑库”企业252家,“加速库”企业373家,“冲刺库”企业108家,拟培育的一流企业纳入“冲刺库”进行跟踪管理。在工业政策中,加大对“雄鹰”企业、“链主”企业、入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头部企业的奖励力度。制定出台《绍兴市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专项激励政策》,对“起跑”、“加速”、“冲刺”三个梯次培育库对应实行“普惠”、“加码”、“突破”的差别化精准扶持。2021-2023年,全市经信领域共兑现企业培育类政策奖励3.53亿元。

3.加强质量管理,打造优质优品。制定出台《绍兴市先进制造业优质优品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推进实施质量创优、品牌创强、标准创先行动。积极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培育提升,全市已有4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8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奖,5家企业获省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优势,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2023年,全市共发布国际标准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8项,“浙江制造”标准48项,区域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话语权不断强化。

4.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企业实力。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企业上市发展。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4.1%,位列全省第1;培育省科技领军企业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9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二、下步工作

针对您的建议,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做好工作:

1.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长高长壮”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开展第一轮“长高长壮”培育计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制定出台制造业优质主体“长高长壮”培育行动2.0版,迭代升级培育体系,重点突出“头部领航”、一流企业培育,动态调整培育库名单,进一步优化顶层架构。优化政策滴灌,加强部门联动,在新一版“1+9”政策修订时,聚焦“头部领航”、一流企业培育,进一步整合政策资源,强化政策协同,加大对一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2.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聚焦现代纺织、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等区域重点产业,统筹推进质量强链、质量强企行动,积极开展质量技术攻坚、加强质量服务水平、培育质量专业人才,以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赋能全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绍兴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样板区。全面推进“品字标”贴标亮标行动,加强“品字标”产品市场供给,打通“品字标”国内国外市场,探索“品字标浙江服务”试点,拓展“品字标”品牌体系。强化标准引领,加强企业与标准化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对接合作,鼓励并推动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订。

3.进一步聚力创新强企。高水平推进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浣江航空航天、天姥实验室等五大实验室建设,加快实施共建研究院强基提能造峰行动,做大做强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等标杆性研究院,持续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先进成果。深化“揭榜挂帅”立项改革,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建立科技企业深度参与攻关需求凝练机制,迭代升级“技术领跑”“进口替代”攻关清单。全面落实科技企业“双倍增”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重点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实施科技企业造峰行动,每年在优秀科技企业中遴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为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科技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加大技术研发、引入顶尖人才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领军企业。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一流企业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经济运行处   戚高晟

联系电话:81231699     传  真:85331993

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8日


信息来源:绍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