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8点,政协绍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前,“两会通道”再次开启,“委员通道”举行了首场集中采访活动。接下来的两会时间里,还将开启“局长通道”“代表通道”和“区、县(市)长通道”。
昨天,在这条通民心道民意的通道上,6位来自不同界别、不同行业的市政协委员依次登场,围绕提高就医获得感、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黄酒产业复兴、提振居民消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等热门话题,回应社会关切,讲述履职故事,传递信心与力量。
医疗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让看病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正是近年来绍兴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目标。2024年夏天,针对持续高温,不少老人一早跑到医院等候就诊,绍兴第二医院推出了“六点半窗口”服务,受到群众好评。“六点半窗口”之所以受欢迎,在市政协委员、绍兴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勇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了解、服务、满足群众的需要。当前如何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门诊服务效能?陶勇建议,医院要立足群众需求创新医疗模式,优化现有的门诊布局,建好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我们还要多关注老年人、小朋友、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在医疗服务上更贴心,通过做好一件件小事让‘看病’这件事变得更简单。”陶勇说。
刚刚过去的2024年,绍兴文旅市场一派繁荣。文旅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古城随处可见新增的流量,全市上下正在同心协力书写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大文章。新一年如何更好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在市政协委员、绍兴昉正贸易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琼明看来,关键得在“新”和“细”两个字上多下功夫。她认为,绍兴可以多推出精准到位的扶持政策,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链,让城市品牌和文旅新品牌一起发展,“绍兴也可以学学《只有河南》《长恨歌》,创出自己的‘古城一台戏’。”吴琼明说。
农业农村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刚刚从田间摘下的新鲜南瓜,被市政协委员、绍兴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副主任褚剑峰带上了委员通道,“以前我们冬天可是吃不到这么新鲜的南瓜!”褚剑峰自豪地介绍着绍兴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南瓜品种,如今,市民餐桌上四季有新鲜瓜果,正是得益于近年来绍兴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从种业振兴、产能提升到绿色发展,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眼下,褚剑峰特别关注农业发展中的“老龄化”问题,他建议可以多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和引导年轻人返乡创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广袤的乡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希望。
黄酒是绍兴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我市制定发布了《绍兴黄酒保护和发展条例》《绍兴黄酒产业振兴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条例,推动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振兴。关于进一步推进黄酒产业焕新发展,市政协委员、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文化与统战教研室主任李萍教授认为,首先要转变黄酒产业发展思维,“跳出黄酒看黄酒”,多举办一些有新意有标识的黄酒主题活动,然后通过网络平台深耕社交媒体,推广绍兴黄酒文化,不断推动黄酒文化“破壁”“出圈”。
消费,关系经济发展,关乎美好生活。“2024年1至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5.6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二。”市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劳动力(专项)调查处副处长吕春晖带来的这组数字,介绍了去年以来,我市围绕“两新”政策,有效释放消费活力、激活“一池春水”。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吕春晖提出了“能”消费、“想”消费、“愿”消费3个关键词。“近两年,盒马、山姆等超市相继在绍兴开业,市民有了更多的消费服务选择。”吕春晖认为,在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可以不断推出更多消费激励措施,如发放消费券,多举办品牌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以及接地气的夜间消费活动,从而激发市民的消费欲望。
未成年人保护也是政协委员们密切关注的领域。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一重要举措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副主任金妙红长期关注儿童成长问题,尤其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当下‘小胖墩’‘小眼镜’屡见不鲜,我们要加强对孩子的食品安全把控,让孩子吃得好、吃得健康,还要多举办一些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让全社会来托举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金妙红说。
一只话筒,传递着民声和民情。“委员通道”上回响的好声音,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绍兴发展成就的精彩诠释,更凝聚起一股澎湃奋进的新力量,激励着每一位绍兴人携手同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