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广汽埃安共建实验室,豪掷59亿收购股权……近日,芯联集成横向扩张、纵向整合,大动作不断。公司董事长赵奇表示,预计公司收入每年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2026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且对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充满信心,未来力图在全球碳化硅领域占据30%的市场份额。
芯联集成与广汽埃安的合作并不是第一次。去年10月,芯联集成就与其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而此次进一步合作成立的实验室,重点在于产业“全链条式”的技术研发,相关产品将被用到未来几年内生产的上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上,特别是在能源转换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位”发挥重要作用。
4年时间,营业收入增长约19倍,芯联集成创造了汽车电子的“宁德时代”。(资料照片)
记者了解到,双方将围绕汽车半导体,开展从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共同解决应用难题,强化汽车半导体供应链建设,快速推进产品迭代与创新,从而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芯联集成的发展史,可谓是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壮大的一面镜子,也是越城新质生产力奔涌的缩影。企业以晶圆代工为起点,向上触达设计服务,向下延伸到模组封装,仅用4年时间,营业收入增长约19倍,堪称奇迹,2024年首度实现毛利率转正。企业用效率和速度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并围绕车载、消费、工控三大领域所需的芯片进行全面布局,产业版图得以不断壮大。
当前,芯联集成在国内车规晶圆代工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最近几个月,芯联集成书写了很多“横向扩张”的大手笔,分别与理想、蔚来等头部车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纵向整合”则在于内部系统的优化,更在于碳化硅等前沿领域的拓展。芯联越州主打产品是硅基IGBT和硅基晶体管、碳化硅功率器件,早在2023年,其6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出货量排名已至国内首位。近日,芯联集成发布公告,将斥资58.97亿元购买芯联越州72.33%股权。这意味着,芯联集成将成为在去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的“科八条第一股”。
相关机构预测,2025至2030年,碳化硅半导体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而此次交易完成后,芯联集成实现全资控股芯联越州,同时将协调更多资源在碳化硅领域重点投入,把握汽车电子领域碳化硅器件市场机遇,持续推进产品研发迭代。一方面,内部管理、工艺平台、定制设计、供应链等方面可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有效降低管理复杂度,进一步提升执行效率;另一方面,芯联集成可以利用积累的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和资金优势,重点支持碳化硅等更高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发展,更好地贯彻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芯联集成旗下芯联资本成立不到4个月,便荣膺“2024年度最佳新锐投资机构TOP10”,去年累计投资近10个项目,精心布局材料、设备、设计公司以及下游应用于新能源、硬科技、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总投资金额超过3亿元。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杨宏翔认为,像芯联集成这样的头部企业不断壮大,有利于发挥其产业集群的关键引领作用,通过头部牵引力聚链成群,锁定“链群配”,构建“强磁场”,更好带动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