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核心区的“绍兴包子”,最近成了人气王,一次又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出圈。
正月初六,解放路同心楼排长队买生煎包的队伍长达三四十米,仓桥直街望江楼买喉口馒头的人气同样爆棚,书圣故里题扇桥头沈永和也挤满了排队买“一口香”的人群。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多次在古城看到绍兴包子“红得发紫”的情形,微信朋友圈不少人晒年味时,发的就是看电影或是新春逛街时吃同心楼、沈永和包子的动态。从线下线上看,爱绍兴包子的不仅仅是游客,本地市民对这些老字号的各款包子仍然热情不减。
绍兴包子为什么受欢迎?绍兴知名经济学者表示,这是因为绍兴包子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几家老字号的包子特有名,绍兴味与包子就一起形成了本土美食的一个标识。春节期间,绍兴年味足互动活动多,游客来得也非常多,他们去玩的打卡点也多,玩的时间远远不够。很多游客既想品尝本土美食,又想节省用餐时间,这些开在历史街区及附近带有绍兴文化印记的包子店,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同心楼吃包子、面条,外面就是解放路、古轩亭口的绍兴风景,感觉特别好。”游客黄炜说。
“沈永和里面是四张方桌,我们在店门口或是坐在方桌上吃包子、馄饨,就很出片了。”游客何红琼说,其实在古城里排队买包子的同时,还可以看风景,这本身也是风景,一点也没耽误旅游,反而有更好体验感。
“书圣故里有了绍兴老字号小吃,街区也更加出圈了。”书圣故里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题扇桥边开出这样一家古色古香的老字号沈永和,游客特别喜爱,好些人在店里边吃边拍照,一些游客发在小红书上或社交媒体上的绍兴游记,都提到沈永和的“一口香”、阳春面。
“书圣故里美食虽多,但沈永和这家百年老字号在题扇桥这个打卡点复兴,还是相得益彰的。老字号和老街打卡点相互赋能,老字号成了景中景,活力才会长远。”绍兴沈永和酒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磊告诉记者,沈永和酒家原址在县前街光明路对面,有上百年历史。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先生曾多次光顾绍兴沈永和酒家。鲁迅的学生许钦文曾在1979年撰文回忆,鲁迅先生曾请他到沈永和酒家吃包子、喝酒。为了复兴沈永和,他为此准备了大半年,才赶在春节前,开出了与鲁迅当年用餐风格接近的沈永和民间小吃。
春节期间,沈永和天天爆满,每天都要接待千余名游客。同心楼、望江楼每天售出的包子更是动辄以“万”计数。老字号包子能成为线下线上的“人气王”,与春节期间古城的大流量直接相关。据统计,春节期间,越城区15个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1.8万人、累计旅游收入1749.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7%、45.2%。这些增量集中在古城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