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浙江嵊州水稻科技小院的育种实验室里,中国水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杨婕正忙着进行水稻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检测,以选育出抗病性更强的水稻品种。自去年7月入驻以来,杨婕跟随当地农业部门进行了多次考察调研,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为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筛选打下了扎实基础。
日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布新一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名单,全省共8家上榜,浙江嵊州水稻科技小院名列其中。至此,我市国家级科技小院数量增至7家,涵盖蚕桑、生猪、青梅、绍兴鸭、香榧、茶、水稻等产业领域。
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瞄准本地有基础、有特色、有带动性的产业方向,依托产业基础扎实、科技示范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等建设主体,持续做好培育、挖掘和申报。”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注重深化校地共建,充分引入高校科研人才和技术,为科技小院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保障小院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参与的运作模式下,科技小院正成为农业产业技术革新的策源地。如浙江新昌茶业科技小院启动开展了冷泡红茶、冷泡绿茶等新产品的研究与试验,开发用于茶叶数字化评价的图像采集系统,已累计申请专利8项。柯桥香榧科技小院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深入合作,从稽东镇千年古榧种质资源入手开展新优品种选育,还配套研发出驱蚊液、防疲劳精油等衍生产品,助推香榧产业拓展市场。而浙江上虞青梅科技小院正着力推进地窖式水果冷藏基地、青梅加工基地和研发基地等建设,并计划打造文旅街区,推出“青梅雅集”等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助推当地致富增收。
“科技小院是科技强农的重要抓手。”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以“建设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建设推广力度,全力搭建服务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让农村产业发展动能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