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诸暨市“贸促商法护企行”专家讲堂开讲,两位专家聚焦“东南亚市场机遇与风险”及“企业‘走出去’的风险管控与法律应对策略”展开深度分享。“这堂普法课犹如及时雨,紧扣外经贸热点与企业涉外法律诉求,兼具指导性与实操性,可助力企业明晰发展路径。”浙江东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新江听讲后深受启发。
今年5月,全市各地严格落实《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以细分受众、建强阵地、创新形式为抓手,优化法治供给、提升普法质效。针对上半年经济贸易形势,全市广泛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关系构建、企业“走出去”等经营核心领域,提升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助力防范风险、依法维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在上虞区汤浦镇,上虞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普法形式,组织法律专家深入企业,围绕劳动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规经营等高频问题,以《民法典》为核心展开解读。上虞区司法局与总工会律师团队设立咨询台,通过“一对一”答疑、案例解析等方式,为童装企业主防范用工风险及商标侵权等提供帮助;同时面向电商主播、物流配送员等就业群体,重点宣讲工伤认定、薪酬保障等法律条款,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
“五一”长假期间,新昌县交通运输局在527国道至新昌大道公路建设工程(二期)等在建交通项目工地,开展“法治扎根工地”普法活动。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普法读本及宣传册、现场答疑等形式,重点宣贯《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工程领域相关法规。
记者了解到,“民法典宣传月”期间,依托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我市充分发挥警企会客厅、税收普法教育基地等平台的辐射作用,开展上百场多层次、立体化“送典入企”活动。
此外,我市各地积极将法律咨询台、普法宣传册、调解服务“搬”进村社街巷,以“零距离”“沉浸式”普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法律服务与群众心贴心。活动启动以来,全市4000余名普法志愿者深入835个村(社),围绕居住权、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物业责任等民生热点开展宣讲,让民法典贴近群众生活;走进校园开展“‘典’亮成长路”法治游园、“法护未来”等活动,同时,普法志愿者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解读与未成年人权益相关的民法典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