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上虞区王充路上,一辆出租车经过路口时,装在车前的智能感知设备自动识别到路面存在疑似沉陷的情况,很快将问题上传至“云上坦途”道路精细智治系统,系统第一时间通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问题派发至管理单位,并得到快速处置。
日前,我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正式上线“云上坦途”道路精细智治系统,运用数字化理念和物联网思维,以“路过即查”的方式,实现通行路段和桥梁全时段动态排查,大幅拓展巡查覆盖面。
“我们将智能感知设备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行政执法车等道路运行载体上,在行进过程中对各类道路问题进行智能识别,以此实现‘路过即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道路问题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路过即查”可大幅拓展巡查覆盖面,有效弥补人工巡查力量不足、工作时间有限和固定探头巡查视野过窄等带来的管理缺陷。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102辆车安装了智能感知设备,实现1037条城市道路全覆盖。车辆司机无需手动操作,智能感知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自动抓拍并精准识别道路破损、井盖异常、路灯缺亮、桥头跳车、道路积水等情况,并实时将问题所在详细定位、病害类型、图片影像等信息传送至后台,第一时间派发至管理单位并完成修复。
“这些车辆如同一台台流动的道路CT机,时刻把脉城市道路健康指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云上坦途”试运行期间,各类问题的发现效率为人工巡检的10倍,系统日均自动推送城市管理问题200余件;路面问题发现平均用时从过去的5~7天缩短至1~2天,平均病害修复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另外,“云上坦途”道路精细智治系统还可通过智能分析模块,深入分析研判全域道路及周边设施健康状况,以综合赋分形式对道路养护品质进行分类分级,赋予“红、黄、绿”三色“健康码”,并根据每条路的健康情况精准计算出“坦途指数”。城市管理部门可根据指数有针对性地加强养护,不断提升养护精准性、科学性,进一步推动城市道路精细化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