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诸暨市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茶香陈宅”共富工坊举行,174名制茶能手现场“斗茶”,前3名选手获得“诸暨市技术能手”称号。“没想到炒茶还能拿到高级工技能证书。”有着20多年制茶经验的周晓英笑着说。
“近年来,我市共富工坊遍地开花,已从单一的来料加工型走向多元,技能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能人才转型,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努力方向,也是共富工坊的生命力所在。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扩中提低”目标,将共富工坊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基本单元,大力实施技能创富行动,探索以技能助推工坊业态层次提级、就业岗位提质、劳动收入提高的新路径,进一步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聚焦“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以乡村、工坊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我市积极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配套建设技能培训基地、技能培训中心、技能培训驿站三大培训矩阵,方便群众特别是工坊从业人员。同时,实施多样化培训,开发珍珠贝插核、花雕制作等62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设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推广销售、乡村运营四大类技能培训班,定制香榧栽培、黄酒酿造、电商直播等特色专项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技能培训基地7个、技能培训中心30个、技能培训驿站54个,今年工坊就业技能培训已达6000余人次。
不光包培训,还包“分配”。针对村社重点就业群体,我市建立“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站式服务模式。各地人力社保部门将基础较好的共富工坊打造成为乡村技能创富平台,引导企业将有一定技术门槛、劳动价值较高的生产环节(岗位)转移到共富工坊。在上虞区汤浦镇,“童你一起”共富工坊依托当地的童装产业链,开展缝纫工、电子商务师等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从业人员人均增收4万元。
随着技能创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能型乡村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打造藕粉村、船工村、老年照护村、钳工村等特色技能型乡村27个,成为集聚优质资源、带动返乡创业、引领产业升级、辐射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