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新赛道新动能新未来

市领导开展重点项目集中调研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25-07-10 11:3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拼抢下半场、攻坚三季红。7月7日至8日,市委书记施惠芳率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重点项目集中调研活动。两天时间里,市领导走企业、进工地、看现场,先后实地踏看了6个区、县(市)和滨海新区的15个新引进、新落地、新开工的重点民企制造业项目。这也是进入全年下半场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第一次大调研,展现出全市上下只争朝夕、拼搏实干的奋进之姿,彰显了绍兴作为制造大市推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信心决心。

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产业是基础。这次集中调研的项目,聚焦新质生产力,涉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前沿赛道。“这些项目体现了产业项目优先、新质生产力优先、战略方向优先导向,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助力高质量发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

越城区的嘉佑高性能骨科手术耗材生产基地项目,聚焦高性能脊柱植入物与骨科耗材方向,将打造华东地区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心;上虞区的星传星光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项目,其新型催化剂可使超支化聚烯烃弹性体工艺更优、成本更低、性能更高,实现我国高端聚烯烃弹性体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历史性跨越;柯桥区的凯宸光学、电子、半导体基膜智能化基地项目,自主研发的超高透光率、超低雾度、极高平整度的高端光学基膜产品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普遍具有高成长性,所研发产品和技术持续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以项目的‘重’,体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以项目的‘大’,凸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市经信局局长张永明对重大项目作出自己的解读,“这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的落地,将更好起到补链、延链、强链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15个项目中,内生项目占了3个,分别是越城区的豪达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新昌县的美力智能悬架及机器人弹性元件产业化项目、五洲新春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建设项目。其中五洲新春项目专攻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及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的研发,“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把项目建成,届时每年可新增产值20亿元、利税3亿元。”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峰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外资项目也是一大亮点。4个外资项目中,滨海新区的赛博商用咖啡机生产基地项目、玮博杰己内酯及聚己内酯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和诸暨市的加立生科罗哌卡因缓释注射液建设项目,投资都在10亿元左右。而柯桥区的友嘉国际总部及高端数控机床智造基地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0亿元。

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两天来,大家深入项目现场,看形象、比进度、学做法、谋发展。“这不仅是一次‘集中拉练’,更是一次交流学习,通过看项目、评项目,有助于各地持续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相关市领导现场表示。

记者获悉,经增补调整,今年我市共有174个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总投资54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9.8亿元;新建项目数61个,数量全省领先。截至6月底,上报完成投资527.3亿元、投资完成率74.3%;61个新建项目已开工41个、开工率67.2%,入统37个、入统率60.7%。

项目开工只是开端,加快推进、建成投产才是关键。“聚焦新建项目,我们将依托省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健全全周期管理服务、分层分级分类协调机制,落实落细‘一项目一要素保障’清单,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政府、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全力推动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新建项目开工率和项目入统率‘三率’提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省“千项万亿”工程新建项目力争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

随着一个个工地的陆续破土,新赛道、新项目正在转化为新动能、新未来,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赋能助力。


作者:(周国勇)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