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市人大“三力齐发”助推文商旅深度融合

让古城焕发产业新生机

发布日期:2025-07-17 11: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橹声欸乃中,乌篷船载着万千游客的笑声和年轻创客的梦想,在小桥流水间荡起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涟漪。这桨声灯影里的古今交响,背后有着市人大从未间断的履职步伐。不久前,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文商旅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这是今年市人大第三次将履职焦点锁定这一核心主题,以法治的定力、监督的韧劲和助推的智慧,为我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这股澎湃的“动力”,可以归纳为人大履职的法治之力、监督之力与助推之力。

拥有“古”字系立法招牌的绍兴人大,深谙法治是古城永续繁荣的根基。“要把绍兴的文化特色融入地方立法当中,依托特色立法拓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黄酒保护与发展条例》《绍兴市越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等一系列彰显绍兴基因、守护文化根脉的法规相继落地,全国首部针对地域内全范畴名人文化资源的综合性法规——《绍兴市名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草案)》也即将迎来二次审议。

这一部部精心锻造的法规,成为护航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利器”,将散落的文化瑰宝、珍贵的历史遗产、独特的历史经典产业等系统性地转化为具有法定身份和权益保障的“特殊资产”,为融合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力量。

法治利刃既已铸就,人大监督便要聚其锋芒。5月28日,市人大调研组走进迪荡“双子楼”复建改造现场。这里曾因种种原因沉寂多年,成为城市更新中一块难解的“心病”。调研组成员在反复踏看考察后,最终提出要以建设“好房子”为导向统筹推进现代楼宇与古城风貌的有机衔接、扎实做好闲置资源盘活和高端业态导入的建议,为其破茧重生融入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发展版图提供了思路引领。

这只是人大监督发力的一个缩影。从对重点文旅项目进展专题视察,到对文商旅融合发展专项调研,再到本次常委会会议上的审议发言……市人大的监督链条环环相扣,持续助力政府将文商旅融合的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实景图。

“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既需法治护航、监督促效,更需汇聚合力、精准赋能。”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更是助推发展的生力军。市人大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引导代表们围绕文商旅融合的热点痛点难点及创新重点深入调研、踊跃建言。一条条聚焦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品牌打造、智慧赋能的代表建议,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前沿的思考,被精准送达政府相关部门,转化为政策优化和项目落地的具体举措。

在人大监督支持下,全市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同频共振。2024年,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绍兴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全景体验、全时消费、全业融合、全民共享”文旅新模式,直指激发文化产业深层活力,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感,延长消费链条,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主客共享的繁荣盛景。这既是对人大持续关注的直接呼应,更是法治之力、监督之力、助推之力在政府行政层面结出的丰硕成果,标志着绍兴文商旅融合正从“点上开花”逐步迈入“系统成景”的发展新阶段。

如今,行走在绍兴古城,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古”的深沉韵味,更能触摸到“新”的蓬勃脉动。乌篷船划过的不再仅仅是历史的水波,更是承载着创意经济、夜间经济、数字经济的新潮流。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人大履职之力与政府行政之力、市场创新之力、社会参与之力同向聚合的具体体现。


作者:( 裘 玮)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