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我市三项改革探索入选省级试点

发布日期:2025-07-17 11:0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近日,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专项试点名单公布,我市“探索共建研究院(科创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以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为牵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昌模式’2.0”“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三链破壁’引育改革”等3项改革探索成功入选,数量居全省前列。

据了解,这批省级试点主要依据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科创平台评价和支持机制等9个方面的改革成效确定,充分展现了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路径的最新实践。

近年来,我市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共进,不断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疏通各类阻碍创新的“堵点”“卡点”。我市探索共建研究院(科创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改革,计划实施“311X”工程,即通过出台3个重量级文件、成立1个科创子基金、举办1场创新成果转化大赛、打造多个研究院园区等举措,克服当前科创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考核激励、自我造血等方面的短板,持续优化共建研究院发展生态。

新昌县聚焦山区县创新资源碎片化、产学研合作浅层化、高层次人才引留难等痛点,以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打造“校地共建、资源共用、课程共享、成果共有”的发展新生态,推动“新昌模式”向2.0版迭代升级。目前,当地已建成全省唯一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整合了11家研究院及产学研团队,集成了技术转让、共享实验、成果评估和学术交流四大功能。通过“企业点单、政府买单、高校接单”联动机制,累计培养研究生252名,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80项,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地,越城区将目光投向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育,构建“教育链精准供给+评价链实战导向+创新链多维赋能”的融合人才引育体系。在教育链方面,将实施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注重“订单式+实战化”。在评价体系上,建立动态职称评审机制,突出实操能力。同时,高起点建设杭州湾创新港、绍芯实验室、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等平台,搭建“协同型+开放化”创新链,力争到2027年,集成电路平台产值突破千亿元。


作者:(张诗纯)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