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05X/2025-25991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商务局 公开日期: 2025-06-10
主办单位: 绍兴市商务局

绍兴市商务局关于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杨吉芬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06号《关于促进“地摊经济”有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瞄准“小地摊、大民生”的思维定位,把促进“地摊经济”有序发展融入夜间经济发展布局,强化治安防控、交通治理、人员规范、矛盾化解等举措,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主要做法如下:

1.构建推进体系。统筹政策引导、场景打造、活动赋能、业态创新,推动以“地摊经济”为代表的的夜间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先后印发《关于助力城市商业外摆工作有序推进的通知》,扩大申请区域、优化审批流程和强化服务配套。出台《越城区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多业态集群、多平台承接、多形式沉浸、多商家联动、多力量推进为主路径,打造融合演艺市场、会展经济、赛事经济等全链条多业态融合“地摊经济”消费场景。

2.优化场景布局。越城区推进点、线、面促进消费提升专项行动,通过优化夜间消费供给,按照东、南、西、北、中进行合理布局,制定针对性、差异化的夜经济培育方案,重点打造金帝银泰、绍兴天地、世茂湖滨夜宵城、龙湖天街、大悦城等5个的夜间经济(地摊经济)集聚区。其中,越城区迪荡街道五云北路上“后备箱集市”持续出圈;上虞区自2019年8月2日起,每周五晚上在文化旅游风情街及中华孝德园景区内外举办“夜游风情街”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活动,累计已经举办157期,200多个展位里有一大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技艺;诸暨市 2024年7月起,在西施故里旅游区举办的“西子集•当夏有美市”沉浸式古风游园活动,主打西施、珍珠妆IP,通过“市集+体验+打卡”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展示诸暨的传统魅力与现代创新。

3.丰富消费业态。深化打造“古城过大年”“古城仲夏夜”等四季主题品牌体系,有机融入越剧、莲花落等传统非遗元素,迭代升级山阴城隍庙会、咖啡生活周、运河端阳宴集等特色消费活动,持续擦亮“消费在越城”金名片。今年以来,各品牌活动吸引客流量超1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0亿元。推动绍兴天地、世茂湖滨夜宵城等率先启动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目前,世茂湖滨夜宵城超20家商户从12点经营至凌晨2点以后,绍兴天地10余家商户从10点经营至凌晨2点以后。

下一步,为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地摊经济”消费场景,主要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扶持政策。通过“定人、定点、定时段、定业态”模式,规范地摊经济准入许可制度,对“地摊经济”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活下来”。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如减免租金、给予税收优惠等,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针对临时马路市场,实行“一街一策”,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地摊经济”有序发展。

2.构建沟通协调机制。与地摊经济的经营者、消费者、实体店铺等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各方需求与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科学评估地摊区域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配时与道路通行条件,设置临时停车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摊主和消费者的安全出行意识。切实加强对商业街周边强化环境卫生治理,提升保洁频次,打造整洁、美观、有序的街区景观,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

3.加强市容秩序治理。优化市政设施,落实柔性执法,引导小商小贩依法自律经营,让“烟火气”与“文明范”共融。联合多部门科学规划摊位布局,依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由市级相关部门制定流动摊贩登记表与登记证。依托 “一标三实” 登记地摊从业人员信息,审查背景,预防违法犯罪。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地摊经济经营者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鼓励经营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和“越惠保”。探索设置帮扶摊位,优先照顾城市低收入群体与困难群众,进一步保障民生、促进就业,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地摊经济”充满活力与烟火气,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地摊经济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商贸发展处许宇锋,联系电话:85138154)

绍兴市商务局 

2025年6月10日 

信息来源:绍兴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