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305X/2025-259919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商务局 公开日期: 2025-06-13
主办单位: 绍兴市商务局

绍兴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3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余虹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焕发绍兴商业新活力的几点建议》(第232号)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并结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绍兴市商务局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促消费活动,居民消费潜力不断激发,商业环境持续焕发新的生机。1-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3008.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居全省第2位。批零住餐4项商贸业指标分别增长15.8%、10.8%、-0.4%和9.4%,分别居全省第2、3、6、3位。

1.下好三手“关键棋”。一是强化政策支撑。聚焦消费平台建设、多元消费业态激活等领域,迭代完善推出8方面22条促消费举措。将激活多元消费业态、支撑重点消费平台建设、强化品牌质量建设、助力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等内容纳入《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通过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策集中查询、即时申报、快速兑现,兑付消费集聚区建设奖补等促消费领域资金超1亿元,通过差异化定位、场景再造、流量共享等策略,激活新旧商业体活力。二是强化活动组织。持续深化“越惠悦生活”特色品牌,谋划全年春夏秋冬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已开展“消费促进月”“金秋购物节”等专项活动超400场。县级层面放大区域优势,开展古城国潮季、美食嘉年华、“乐品生活·金秋焕新”等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撬动消费市场潜力。组织好“浙里来消费·汽车消费嘉年华”、浙江省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省级活动。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联动新媒体矩阵,在新媒体、门户网站、报纸等开展系列促消费政策、活动报道。制作海报、易拉宝等各类宣传物料,在公共场所等区域,触达群众生活“末梢”,打造浓厚现场氛围。联合三大通讯运营商,发送促消费短信,方便群众了解促消费信息。推动促消费工作全市域“热起来”“浓起来”“活起来”。

2.点燃三把“热点”柴。一是推动“点旧成金”。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时出台具体行动方案。出台绍兴特色“以旧换新”十项举措,闭环建立“政府+工厂+经销商+回收”四重补贴“大礼包”,指导经销商打通回收、销售、服务全链路。全市1.6万消费者享受汽车报废更新补贴,2.1万消费者享受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超35万人次享受家电补贴,累计拉动汽车消费超55亿元、家电消费超18亿元,有效撬动消费“热”起来。二是推动美食打卡。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擦亮“绍兴菜”美食名片。加强与有关平台合作,上线本地“必吃榜”,制作绍兴古城美食打卡地图,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打造新昌“碳水王国”、嵊州“小吃之乡”等特色区域品牌,建设主城区“一县一品”小吃综合体,扩大绍兴特色餐饮文化影响力。三是推动业态融合。全力扩大绍兴“越宋古都、江南水城、名士之乡”的品牌优势,依托绍兴迎恩门水街等优质文旅消费集聚区,加快时尚化、体验式、休闲类消费场景打造。融合“音乐、演出、赛事+旅游”等业态,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如中国绍兴2024年U-23棒球世界杯成功举办,吸引近2万人次到场观赛,市外观众约占85%,据测算,本次赛事带动消费达3000余万元。

3.锚定三条新赛道。一是育强“夜间经济”。重振绍兴古城老街解放路,加强夜间消费场所布局,打造酒吧、茶饮、小吃三条特色街,配套交通路网优化、路灯设备提升、业态转型回归等,创建更优夜间环境。目前,老街沿线已吸引“同心楼”“望江楼”等老字号归巢,累计引进首店品牌35个。打造夜经济新地标,评选越城区金帝银泰城惠坊街等夜间经济示范集聚区5家,推动诸暨市列入省级夜间经济城市试点。二是育优“青春经济”。高度重视“首店”“首发”经济,通过强化激励政策引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搭建消费载体平台等,确定全市34家首批“知名潮店网红店品牌首店”名单,进一步推动优质消费供给落地绍兴。面向年轻群体,以稀缺性、新鲜度产品,满足其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如,2024绍兴动漫展首日即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带动消费突破1000万元,又如百年中华老字号咸亨酒店设立“咸亨·新青年”子品牌,打造书吧、茶室、星空花园等潮流共享空间,推出驻唱、沙龙等活动,成为青春消费新地标。三是育实“新兴经济”。聚焦新国潮、网红、文创等赛道,结合老字号、非遗、IP潮流等特色元素,探索直播电商、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焕发传统消费新活力。依托鲁迅“顶流”,制作“猹”系列产品,推出各类文创雪糕、冰箱贴等,推动文创商贸产品“出圈”。采用“1+N”模式打造本土电商工坊,即一个直播运营中心+N个乡村直播间+N个大学生创业实验直播基地,形成开放式直播链接平台,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当前,消费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我局将与兄弟单位协调配合,持续优化政策供给体系,及时推进商贸政策兑现落地、消费市场挖潜扩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鼓励旧商业体空间焕新、业态升级、数字赋能,新商业体打造更多科技沉浸体验、绿色低碳场景、智慧零售服务,让老场景创造新内容,让新空间保持老温度,以主城区带动周边地区,新旧商业体“共生共荣”构建可持续消费振兴模式。

1.迭代新体系,推动商品消费提质升级。一是稳大宗。聚焦“以旧换新”,稳定汽车、家电、数码等大宗商品、限上社零权重商品消费基本盘。二是优供给。推动“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支持以越城区为核心,各区、县(市)协同,招引、培育一批区域首店,打造一批新品首发首秀首展平台。做大做强“越惠悦生活”品牌,重点培育1-2个促消费品牌子活动,如“山阴城隍庙会”“古城仲夏夜”等。三是重实效。贯彻国家、省级政策动向及发展思路,聚焦线上线下、政企补贴、政策与市情“三结合”,迭代升级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巩固和深化“以旧换新”效果。

2.营造新场景,激活城乡消费新潜力。一是打造城市高品质消费地标。焕新传统街区,推广解放路“唤醒计划”模式,在全市选择2-3处传统消费场景,通过业态优化、场景美化等实现全方位升级。以高品质步行街和特色街区为试点,加快特色场景打造,挖掘培育一批小而美、有特色的街区。二是激活文旅消费体验新空间。以古城为核心,构建“早市+午集+夜市”全时段文旅集市网络。在书圣故里、阳明故里常态化举办“宋韵市集”;在八字桥历史街区谋划“绍兴老茶馆群落”,复原“水埠头茶摊”“弄堂书场”等场景;在沈园、鲁镇等景区开展“宋韵生活季”“水乡婚俗体验”活动;在黄酒小镇打造《醉里江南》场剧。三是打造县域便民商业体系。推动商业体系优化布局,做好第三批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验收,培育柯桥红梅社区等一批基础好、意愿强的社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3.打造新业态,提振多元消费供给。一方面,大力促进服务消费。贯彻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将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新增长点。加快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跨界融合,通过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娱活动和马拉松等各类高水平赛事、高端展会,以活动带流量促消费。开展绍兴菜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评选,支持嵊州小吃、新昌碳水王国等IP打造,办好全国地方菜发展大会,支持本地特色餐饮企业、品牌走出去。另一方面,推进老字号新消费。以老字号立法工作为契机,激活老字号新消费,组织开展第八批的绍兴老字号评选,全力做到“四个一批”,即:做精做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恢复发展一批,颠覆新生一批,让“老字号”开出活力的新花朵。保持绍兴老字号企业有机更新,推动老字号打造新消费场景、新国潮商品。组织老字号出海拓市,积极参加进博会、数贸会、津洽会等国内高能级展会平台,促进绍兴老字号传承与交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商贸流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绍兴市商务局

2025年6月13日

(联系人:商贸发展处许宇锋,联系电话:85138154)

信息来源:绍兴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