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我市正式入伏。与往年“超长伏天”不同,今年三伏天仅30天,为最近10年中最短。与此同时,近期绍兴雷阵雨频发,不少市民疑惑,今年绍兴会迎来“凉夏”吗?
据了解,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至8月18日结束。三伏天的起止日由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决定,初伏、末伏固定为10天,中伏则不固定。往年入伏多在7月15日左右,今年比常年偏晚近一周,而出伏时间基本稳定,再加上今年夏至与立秋间只有4个庚日,中伏便只有10天,伏期自然“缩水”。之前10年中伏都是20天,伏期便长达40天。回溯30多年来的数据,伏期30天的年份仅8个,40天的所谓“超长伏天”才是常态。
入伏以来,绍兴最高气温大多低于35℃高温线。且自进入7月,绍兴气象台频频发布雷阵雨预报,截至目前,绍兴的累计降水量达到89.7毫米。据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分析,近期副高位置比常年偏北3至4个纬度,绍兴不在其核心控制区,同时,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热带系统活跃,偏东气流携带大量水汽来到绍兴上空,更易成云致雨。
最近10年最短三伏,叠加高频雷阵雨,是否意味着今年绍兴会迎来“凉夏”?其实,三伏天热不热,主要取决于大气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越强,“占据”的地盘更大,天气也就越热。从气候统计看,常年三伏期间,长江中下游一带城市的高温日数较多。绍兴今年的高温天数已达18天。其中,由于今年出梅早,7月上旬绍兴出现了6天高温,7月中上旬绍兴平均气温30℃。
气象专家表示,体感温度与外界环境关系密切,除气温外,还受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近期绍兴的“绝对高温”出现次数不多,加上雷阵雨频发,使大家在体感上产生“温差”。不过,虽然近期雨水偏多,但空气湿度大,“上蒸下煮”的感觉依然明显。
因此,虽然今年我市三伏天数少、雨水偏多,近期最高温度不高,但难言“凉夏”。未来几天,阵雨依旧是常客,但气温会冲高到35℃,属于夏季的燥热仍在。公众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防范雷阵雨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