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高晓建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近日发布,关于收入的数据引人关注。绍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30元,全省第三;增速5.9%,同样也是全省第三。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86元,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5元,全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至1.64,较上年同期缩小0.01,绍兴在携手共富的道路上步履坚实。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力的背后,是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与活力的支撑。“绍兴深厚的产业根基、活跃的民营经济是提升居民收入的源头活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
近年来,绍兴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持续强化数实融合,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日前,2025绍兴市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入围门槛和总营收两项指标相比去年均有一定幅度提升。另外,营收突破1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26家,创历年新高。
收入倍差的持续缩小让共同富裕可感可及,这源于绍兴聚焦共富增效,在推动居民增收更有力、区域交通更优化、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更优质等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重点实施携手共富·重点帮促工程,有效破解山区乡镇、重点帮促村、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发展难题,推动城乡区域高水平协调发展。
在嵊州,小吃行业从以前零散的路边小摊、夫妻档口发展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3万余家门店,带动就业10万余人,实现线上线下双百亿规模,构筑起富民“大产业”;上虞以“仙果+”品牌为引领,推动片区各村在产业分工、业态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紧密合作,构建起“季季有仙果”产业矩阵,有效带动农民致富……
围绕幼有善育、老有康养、学有优育、病有良医、劳有所得,今年以来,绍兴持续推动“七优享”重大项目。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55.12亿元,投资完成率达81.54%,进一步推动城乡资源共享。
“我们将围绕落实落细兴村共富链、全面推进‘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帮促工程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走深走实,蹚出城乡携手共富新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