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东运河博物馆,了解千年运河的历史变迁;参观中国黄酒博物馆,在酒香中品味黄酒文化和非遗技艺;奔赴“水上科技馆”,学习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昨日,记者从绍兴科技馆了解到,今年暑期,该馆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科技+文化”的科普惠民实践项目,通过实地参观、科学实践、文化解码、互动游戏等丰富形式,激发市民的科普热情。
这些惠民活动,也是市科协“绍兴文化里的科学基因”科普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普行动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已依托全市各科普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充分挖掘绍兴文化背后蕴含的科学基因,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多项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据了解,科普行动主要包含“传统工艺的科学原理”“地理生态的科学智慧”“戏曲民俗的科学图谱”“历史名人的科学思想”四大主题,与我市的黄酒文化、青瓷文化、运河文化、戏曲文化、诗路文化、名人文化等高度契合。行动推进过程中,市科协通过组织科普讲座、策划互动展览、开发科普课程、设计研学项目、面向社会征稿、编撰科普书籍等,持续传播科学、传承文化。
目前,我市已组织开展《绍兴黄酒文化里的科学基因》科普报告,吸引130余人到场聆听,策划沉浸式科学文化研学之旅,邀请社会各界近50人走进绍兴黄酒小镇、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体验传统黄酒文化、织造文化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蝶变,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广泛好评。7月中旬,相关活动还将走进绍兴市中医院越医博物馆、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等。
此外,我市还将在绍兴科技馆内举办“绍兴文化里的科学基因”专题展览。记者了解到,展览方案已初步形成,布展面积将达到1000平方米,分为绍兴水脉、古桥乌篷船、黄酒、越窑青瓷青铜和传统美食等5个板块,通过场景打造、机电互动和多媒体演示,系统梳理绍兴文化内涵,剖析科学基因形成的深层原因,解读科技文化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入应用。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素材,鼓励公众主动发现、记录本土科学基因,谋划编撰一本科普书籍,在帮助公众增强科学理性思维的同时,提升公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