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我市危险废物“趋零填埋”攻坚成效显著

首季“无废指数”跃居全省榜首

发布日期:2025-07-08 11: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日前,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无废指数”榜单正式发布,绍兴以88.28分的优异成绩拔得头筹。从具体指标分析,以危险废物“趋零填埋”为核心的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建筑垃圾产生强度等两项传统优势指标也依旧保持领先地位。

实现危险废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乃至趋近于零填埋,是近年来绍兴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硬仗。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与项目推进双轮驱动,有力推动飞灰等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新的突破。

6月中旬,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3万吨/年飞灰资源化处置项目正式建成。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飞灰水洗加高温熔融技术,每年可转化出4.2万吨的高温熔融水淬渣。“项目投产后,可以有效打通上虞及周边地区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置出路。”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光大环保能源(嵊州)有限公司已启动实施飞灰委外处置工作,其8400吨/年飞灰资源化项目将进一步解决当地飞灰等危险废物处置难问题。其余区、县(市)也均已将飞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得益于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和全域协同发力,全市危险废物填埋占比呈现断崖式下降趋势——从2024年12月底的15.0%下降至8.8%,降幅接近一半。

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离不开全过程、精细化监管保障。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数字赋能,确定以主城区精度为0.5米分辨率和主城区外精度为2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开展年度“无废城市”遥感监测。发现疑似五大类固废非正规堆放点807个,开展6轮巡查,确认51个非正规堆放点问题,已办结32个,19个正在整改,基本实现“智能筛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环境风险防控效率,为打造全域“无废”环境扫清障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小微收运体系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小微危废收运企业覆盖企业数已达3883家,1—6月合计收运危险废物2912.75吨;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单位覆盖企业已达2543家,1—6月合计收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81625.41吨,数量居全省前列。

建筑垃圾方面,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和工程渣土无害化处置、垃圾回填等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的不断完善,我市逐步构建起建筑垃圾“减量—分类—再生—应用”的全闭环管理体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


作者:(裘 玮 谢逸群)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