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发布《数据知识产权入表指南》,这是全省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入表地方标准,将有力推动“无形资产”变“有形财富”。
一直以来,创新主体在数据知识产权运用转化中存在归属不清、价值评估难的堵点,严重制约了市场化流通、价值实现。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制度,创新实施数据知识产权“全链式”服务,深入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入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新发布的标准,由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绍兴市税务局、绍兴市数据局、绍兴市数据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共同起草,涵盖数据知识产权入表的数据合规、计量、列示与披露等相关内容,重点聚焦数据知识产权的合规管理、价值确认与资产化路径,提出建立数据血缘图谱、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明确通过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开展价值分析,同时针对外购、内部研发、投资者投入等场景细化初始计量规则。
数据被称为“新时代的石油”,蕴藏无限动能。去年6月,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大桥斜拉索索力监测数据”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成功进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真正实现“数据+算法”的数据知识产权入表,分期入表总资产近1亿元,充分激活了数据资源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使数据“知产”变资产,该案例开了全国先河。
我市已累计登记发证数据知识产权1800余件,占全省10.65%,居全省第三。下一步,绍兴将以标准发布实施为契机,率先在国有企业及数字经济企业中加强推广,引导企业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潜力,推动“沉睡数据”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