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09-16759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机关事务局) 公开日期: 2009-04-23
主题分类: 轻工纺织 发文字号: 绍政办发〔2009〕66号
有效性: 有效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 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9-04-30 15:2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绍兴市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绍兴市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实施《绍兴市纺织产业提升发展规划(2008—2012)》,推进我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强势推动产业升级。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提升企业创业创新能力。

  (二)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强化规划引导,统筹推进纺织产业提升发展。针对我市纺织产业关键和薄弱环节,分年度明确目标要求,落实针对性举措,加以重点突破,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三)坚持强化产业链与提升价值链相结合。强化产业链,着力培育壮大高端行业、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积极构筑科技研发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提升发展能力。

  二、工作目标

  (一)五年规划预期目标

  到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外贸出口达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新培育国家级品牌50只,新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20家,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左右;产品附加值有较大提高,销售利税率达到8%左右,全力打造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意中心。

  重点实施“511”工程,五年内着力创建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培育100家纺织重点企业,实施100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纺织项目。

  (二)2009年目标

  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产值力争达到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外贸出口达到120亿美元,增长9%,销售利税率达到6.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2.5%。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优化纺织产业结构

  1. 强化产业发展引导。修订完善纺织产业导向目录,突出新型纤维、产业用纺织品、高档服装家纺面料、先进印染后整理及新型纺织机械等提升发展重点领域,落实配套扶持政策,强化产业发展引导。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2.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加快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尤其是高性能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生物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实施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的高端纺织项目,重点推进100项总投资约200亿元的重大纺织项目建设,争取重点鼓励领域投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09年推进50只左右重点项目建设,并争取在高新技术纤维项目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2)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产业,重点是织造、化纤、印染等行业。争取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近35%提高到50%以上,产业用纺织品占终端纺织品比重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以上,高档纺织印染产品比重由目前的25%左右提高到35%以上。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纺织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重点引进一批带动产业提升的重大项目,规划期内争取新引进30只以上重大纺织提升项目,其中2009年争取引进10只左右。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市外经贸局、招商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 大力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1)打造纺织创意基地。以中国轻纺城为核心加快纺织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纺织创意设计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通过优化柯桥纺织指数发布,举办创意设计大赛、流行趋势发布、国际性时装模特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纺织创意之都。

  此项工作由绍兴县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2)培育纺织创意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纺织创意企业,加强花型设计及新产品开发,重点扶持培育10家左右纺织创意龙头企业。

  此项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4. 推进行业整合淘汰。实施扶优扶强,鼓励并购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对低端产能和环节向外转移实行政策扶持,淘汰一批“三高一低”企业和项目。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1. 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提升,在规划期内重点培育化纤、面料、领带、袜业和家纺等产业集群。按照“一个集群、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个区域品牌、一批重大项目和若干家重点骨干企业”的要求,今年底前制订出台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提升规划,规划期内各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都要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区域品牌、建成一个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若干重点骨干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纺织建设项目。今年重点抓好省确定的重点产业集群提升试点工作。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及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和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2. 加强园区建设。按照规划要求,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高端纺织产业园区。绍兴县、袍江新区加快推进以新型纤维、高档服装家纺面料、产业用纺织品等为重点的纺织特色园区建设;诸暨市积极提升袜业特色园区;嵊州市继续强化领带服饰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相关产业适度集聚,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各产业集群地要大力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确保高端纺织项目落地需要。绍兴县与袍江新区要加强联合协作,整合化纤、印染优势资源,按照“优势互补、各有侧重”的原则,共同提升集群层次。

  此项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 推进主辅分离。把推进重点骨干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各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今年都要确定试点企业,并加大推进力度。

  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4. 打造品牌高地。加大区域品牌的培育、宣传力度,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都要争取成为省级以上区域品牌。办好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嵊州领带节等专业性节会,提升集群整体形象。加大集群内企业品牌创建和经营力度,打造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知名度的优势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争取品牌纺织品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9年争取新培育国家级品牌8只。

  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质监局、工商局、外经贸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 研发平台。重点加强中纺院江南分院、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明确各平台研发重点,争取创建1家国家级纺织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强化纺织高新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每年实施10项以上行业关键及共性技术研发专项,其中争取实施1—2项共性关键技术招标攻关,着力突破一批纺织产业技术瓶颈。每年安排一批重点纺织校企产学研合作专项,加快先进纺织科研成果在我市的转化落地。

  此项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市经贸委等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2. 市场平台。加快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努力将其建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更好地发挥区域带动力;加强诸暨大唐轻纺袜业城、嵊州领带城等市场改造提升,推进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等无形市场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创新市场交易方式,实行市场错位发展。

  此项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 物流平台。依托纺织专业市场,重点推进柯桥纺织物流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区域采购中心、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推进袍江、诸暨大唐、嵊州等物流仓储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

  此项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4. 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与纺织产业有关的营销、会展、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国家级检测平台等5个左右面向中小企业、功能完善、服务能力较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产品设计开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

  此项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1.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纺织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规划期内争取新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20家,其中2009年4家。加强新产品开发,争取纺织新产品产值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2.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划期内培育100家纺织重点企业,包括50家重点骨干企业、50家成长型企业,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实施信贷、土地、财税等配套政策扶持。规划期内争取新培育销售超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其中2009年3家以上。积极发挥大企业对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带动作用,形成技术研发能力强、自主品牌优势明显、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格局。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实施管理创新行动计划,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风险防范,2009年重点推进“百企强身”工程。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积极推广实施ERP管理,重点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每年创建20家以上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10家以上精益化管理示范企业。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4.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支持企业加强营销网络建设,通过连锁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拓展市场,进军高端领域。鼓励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注册、设立产品营销窗口或生产基地等加快外向拓展步伐。鼓励自主品牌纺织品出口,其出口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外经贸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5. 加快推进集约发展。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数码印花、气流染色、太阳能集热利用等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09年实施10项以上纺织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争取每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达到20家以上,纺织行业中水回用率从目前的25%左右提高到35%以上。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环保局牵头,市国土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 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各级财政规划期内投入纺织产业提升发展专项资金8亿元,重点用于扶持重大项目、创意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制订出台信贷支持纺织等重点产业提升发展的政策意见,金融机构每年新增工业贷款25%以上用于纺织产业提升发展。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财政局、人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2. 规范行业发展。组建绍兴市纺织行业协会,并逐步组建相关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协会功能。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3. 重视人才培养。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企业高管人员千人培训计划,2009年争取培训1000人次以上。加快培养和引进纺织产业提升发展急需的设计创意、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加强纺织技工队伍建设,为产业提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4. 建立咨询制度。组建绍兴纺织产业提升发展专家咨询组,每年举行若干次咨询例会,追踪行业前沿,加强指导服务,提供决策咨询。

  此项工作由市经贸委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5. 改善服务环境。切实为纺织企业减负解困、排忧解难,继续深化对口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

  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共同实施。

  四、工作保障

  (一)加大推进力度。市政府成立绍兴市纺织产业提升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具体负责相关协调工作。建立考核机制,将纺织等产业提升发展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全力加以推进。落实督查机制,市政府每年听取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关于纺织产业提升发展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重要指标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强化激励机制,对纺织产业提升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地要高度重视纺织产业提升发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牵头部门要抓紧细化具体工作方案,搞好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宣传引导。新闻舆论部门要加强对纺织产业提升发展工作的宣传,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报道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附件:1. 纺织产业提升发展推进计划(2008—2012)

  2. 重点集群推进计划(至2012年)

  3. 100家重点培育纺织企业名单 

  

  

  


     附件1:

纺织产业提升发展推进计划
(2008—2012年)
产    值(亿元)
外 贸 出 口(亿美元)
销售利税率(%)
新产品产值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全  市
2260
2450
2750
3150
3700
110.0
121.0
133.0
146.0
160.0
5.9
6.2
6.7
7.2
8.0
22.3
22.5
23.0
23.5
24.0
  市  区
400
420
460
520
600
24.0
26.5
29.0
32.0
35.0
5.5
5.6
6.0
6.5
7.0
17.5
18.0
18.5
19.0
19.5
  越城区
78
80
85
95
106
11.3
12.5
13.8
15.2
16.7
4.5
4.6
4.8
5.0
5.5
18.8
19.0
19.5
20.0
20.5
  袍江新区
228
240
268
305
355
7.9
8.7
9.5
10.5
11.5
5.2
5.5
6.0
6.5
7.0
17.3
18.0
18.5
19.0
19.5
  镜湖新区
48
50
53
59
69
2.5
2.8
3.0
3.3
3.6
6.1
6.3
6.5
6.8
7.5
7.3
7.8
8.3
9.0
9.5
  绍兴经济开发区
48
50
54
61
70
1.3
1.4
1.5
1.7
1.8
1.7
2.0
2.5
3.0
4.0
14.2
14.5
15.0
15.5
16.0
  绍兴县
1270
1385
1550
1770
2100
59.0
65.0
71.5
78.0
86.0
5.7
6.0
6.5
7.0
7.8
22.0
22.5
23.0
23.5
24.0
  诸暨市
350
390
450
520
610
17.0
18.5
20.5
23.0
25.0
7.5
7.8
8.2
8.5
9.0
23.5
24.0
24.5
25.0
25.5
  上虞市
90
100
115
135
155
4.0
4.5
5.0
5.5
6.0
7.4
7.5
7.8
8.2
8.5
21.5
22.0
22.5
23.0
23.5
  嵊州市
120
132
150
175
200
5.0
5.5
6.0
6.5
7.0
7.0
7.2
7.5
7.8
8.2
23.0
23.5
24.0
24.5
25.0
  新昌县
20
22
25
30
35
0.8
0.9
1.0
1.1
1.2
3.3
3.5
3.7
4.0
4.5
21.0
21.5
22.0
22.5
23.0

  

  

新增省级以上企业
技术中心及研发中心(家)
新 增 国 家 级
品 牌(只)
新增年销售10亿元
以上企业数(家)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计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计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计
全  市
4
4
4
4
4
20
17
8
8
8
9
50
4
3
4
4
5
20
市  区
1
1
1
3
2
1
1
4
1
1
2
  越城区
1
1
  袍江新区
1
1
2
1
1
4
1
1
  镜湖新区
1
1
0
1
1
  绍兴经济开发区
  绍兴县
1
1
2
1
1
6
9
4
3
4
3
23
1
2
2
1
1
7
  诸暨市
1
1
1
3
5
3
3
3
3
17
3
1
1
1
1
7
  上虞市
1
1
1
3
1
1
2
1
1
2
  嵊州市
1
1
2
1
1
1
3
1
1
2
  新昌县
1
1
1
3
1
1


  附件2:

  

重点集群推进计划(至2012年)
产品名称
产值(亿元)
利税率(%)
产品生产集中地
织 造
2950
8.0
绍兴县、诸暨市
印 染
660
7.5
绍兴县、袍江新区
袜 业
525
12.0
诸暨市
化 纤
640
6.0
绍兴县、袍江新区
服 装
365
8.0
绍兴县、诸暨市
贡 缎
180
8.5
诸暨市
家 纺
185
9.0
绍兴县及市区
领 带
215
11.0
嵊州市
经 编
130
12.0
绍兴县杨汛桥镇
产业用纺织品
300
18.0
绍兴县及市区
劳保用品
35
12.0
上虞市

  注:集群数据包括规上和规下企业数据。

  附件3:

100家重点培育纺织企业名单

  

序号
行业
企业名称
所属区域
1
织造
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越城区
2
织造
绍兴市城东纺织厂有限公司
越城区
3
织造
浙江绍兴银桥纺织有限公司
越城区
4
织造
浙江越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5
织造
绍兴七色彩虹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6
织造
浙江新建纺织有限公司
镜湖新区
7
织造
浙江金时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镜湖新区
8
织造
浙江天圣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县
9
织造
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10
织造
雄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11
织造
浙江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12
织造
浙江大和纺织印染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13
织造
绍兴县鹏越纺织有限公司
绍兴县
14
织造
浙江裕隆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15
织造
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县
16
织造
绍兴县新乐纺织有限公司
绍兴县
17
织造
浙江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
绍兴县
18
织造
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19
织造
浙江建培纺织有限公司
诸暨市
20
织造
浙江越美集团
诸暨市
21
织造
浙江虹绢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22
织造
浙江华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诸暨市
23
织造
浙江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24
织造
浙江新兴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诸暨市
25
织造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上虞市
26
织造
嵊州雅戈尔色织有限公司
嵊州市
27
织造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新昌县
28
织造
浙江耿基实业有限公司
新昌县
29
织造
新昌美盛饰品有限公司
新昌县
30
印染
浙江庆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31
印染
绍兴金渔印染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32
印染
绍兴飞越印花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33
印染
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34
印染
浙江绍兴新三江印染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35
印染
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36
印染
天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37
印染
浙江亚太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县
38
印染
浙江庆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39
印染
浙江华港染织有限公司
绍兴县
40
印染
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绍兴县
41
印染
绍兴县稽山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42
印染
浙江五洋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43
印染
浙江富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44
印染
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45
印染
绍兴县超超染整有限公司
绍兴县
46
印染
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47
印染
绍兴百丽恒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48
印染
浙江彩虹庄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49
印染
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绍兴县
50
印染
新天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虞市
51
印染
浙江龙柏集团公司
上虞市
52
家纺
浙江时光家纺有限公司
越城区
53
家纺
浙江博览家纺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54
家纺
浙江兰乔圣菲家纺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55
家纺
绍兴小轩窗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绍兴县
56
家纺
浙江恒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57
家纺
浙江金蝉家纺服饰有限公司
绍兴县
58
家纺
浙江莎鲨家纺有限公司
绍兴县
59
家纺
浙江洁丽雅毛巾有限公司
诸暨市
60
化纤
绍兴市云翔化纤有限公司
越城区
61
化纤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62
化纤
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袍江新区
63
化纤
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64
化纤
浙江赐富化纤有限公司
绍兴县
65
化纤
绍兴华茂化纤有限公司
绍兴县
66
化纤
兴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67
化纤
绍兴海富化纤有限公司
绍兴县
68
化纤
绍兴诚邦化纤有限公司
绍兴县
69
化纤
浙江三马锦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诸暨市
70
化纤
裕鑫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71
化纤
浙江锦事达化纤有限公司
诸暨市
72
化纤
浙江海讯实业集团
诸暨市
73
化纤
浙江永新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74
化纤
浙江华海氨纶有限公司
诸暨市
75
化纤
昶和纤维(绍兴)有限公司
上虞市
76
服装
浙江冠友服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袍江新区
77
服装
浙江绍兴盈丰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镜湖新区
78
服装
恒柏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县
79
服装
步森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80
服装
浙江太子龙服饰有限公司
诸暨市
81
服装
浙江神鹰集团有限公司
诸暨市
82
服装
浙江情森制衣有限公司
诸暨市
83
服装
浙江海魄服饰有限公司
诸暨市
84
服装
浙江开尔制衣有限公司
诸暨市
85
服装
浙江袜业有限公司
诸暨市
86
服装
浙江步人袜业有限公司
诸暨市
87
服装
浙江东伟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诸暨市
88
服装
浙江美邦纺织有限公司
诸暨市
89
服装
浙江情怡袜业有限公司
诸暨市
90
服装
浙江开倜服饰有限公司
诸暨市
91
服装
浙江正元集团有限公司
上虞市
92
服装
浙江巴贝领带有限公司
嵊州市
93
服装
浙江好运来集团有限公司
嵊州市
94
服装
浙江麦地郎领带服饰有限公司
嵊州市
95
服装
鑫利达集团有限公司
嵊州市
96
服装
浙江雅士林领带服饰有限公司
嵊州市
97
服装
浙江达成凯悦服装领带有限公司
嵊州市
98
服装
浙江莎美针织有限公司
嵊州市
99
服装
嵊州仟代领带服饰有限公司
嵊州市
100
服装
浙江佳友领呔有限公司
嵊州市

  



信息来源:绍兴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