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12-1677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机关事务局) 公开日期: 2012-11-19
    主题分类: 航天、航空 发文字号: 绍政发〔2012〕59号
    有效性: 有效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11-19 10:20 浏览次数:32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16日

      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总体方案


      通航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低空空域逐步放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航产业必将迎来爆发性增长。绍兴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具备发展通航产业的良好基础。抢抓我国通航产业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绍兴通航产业,对于培育绍兴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背景

      (一)概念内涵。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商业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是民航的两翼之一。通航产业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以公务航空、通勤航空和作业飞行、航空租赁为主干,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二)产业特征。一是未来成长性好。通航产业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朝阳产业。据有关预计,随着低空空域逐步放开,未来10年我国通航飞机需求量约10000架,通航产业即将开启15000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且其外部发展环境日益趋好,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二是产业关联性高。通航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具有较高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度。通航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航空制造、航油生产供应、研发设计、飞行器销售、机场建设、通航运营、人员培训、飞机租赁等众多产业的发展,产业关联度极高。三是经济带动性强。有关研究和国际经验表明,通航产业投入产出比达到1:10以上,就业带动比达到1:12,且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形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产业“发展极”,最终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三)发展现状。从国际看,据统计,2009年,美国通航飞机数量超过23万架,通用机场超过1.9万个,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50万个,通航产业总体经济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远大于公共航空,占GDP比重已超过1%。另外,通用航空还在防灾救灾、应急救援、交通疏导、政府公务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从国内看,2010年,我国通航飞机数量为1010架,拥有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286个,通航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约1.1万人,通航产业总体经济规模约为120亿元,远小于公共航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占GDP比重仅为0.03%左右。

      二、发展条件

      (一)发展基础。一是较优的区位条件。绍兴地处华东空港密集区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区,毗邻沪杭甬三地四大枢纽机场,与本区域主要经济中心距离适中,具有试点开放低空空域、布局通用机场的区位优势,是通航产业布局的理想之地。二是较好的产业基础。早在2004年,精功集团就开始进军通航产业,目前在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已拥有四家通航子公司,业务涉及航测航拍、农林作业、私照培训、空中游览、飞机维修、飞机销售等,并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另外,在航空仪器仪表等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我市已拥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机场设施方面,绍兴县、上虞市和滨海新城等地的通用机场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三是较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通航产业发展将进入提速期。2011年,我市人均GDP已突破1.1万美元,“十二五”期末,预计将突破1.5万美元;2011年胡润富豪千强榜中,有21位居住在绍兴,居全国各城市第8位、地级市首位。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和遍布全球的越商,创造了大量的私人飞行、商务飞行、个人休闲娱乐飞行等通航需求;同时,我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山区经济,也将推动海上作业飞行、应急救援、护林防火等通航需求。

      (二)面临挑战。从外部看,由于通航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很多地区都将其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竞争非常激烈。截至目前,西安等地已设立8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省内舟山、建德、东阳、德清等地也在积极推进通航产业发展。从自身看,由于通航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我市社会各界对发展通航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的调查研究,通航产业尚未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视野,通航人才十分匮乏,通航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要素性制约较多。

      (三)发展趋势。严格的低空空域监管制度是制约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精神,在深化试点的基础上,到2015年,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初步建立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目前,我省已成为低空空域放开试点省,军航杭州、宁波管制分区已成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开放推广试点地区,范围涵盖我省全部空域。可以预期,我市低空空域将逐步实行分类开放,通航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将逐步改善,通航产业发展将全面启动。

      总之,绍兴发展通航产业既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通航产业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科学谋划绍兴通航产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市委“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满足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端出行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安全第一、适度超前和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通航产业,努力打造通航飞行服务和培训基地、通航机载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基地,力争通航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目标。力争到2015年,通用机场及临时起降点达到3个左右,拥有通航经营许可证或批准筹建的通航企业达到3家左右,通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通航产业初具规模。力争到2020年,通航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提升,成为绍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发展重点

      (一)通航服务业。以保障通用机场运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功能全面的固定基地运营商、快捷便利的飞行服务站等通航服务业。依托中国民航大学浙江分校及通用机场建设,大力开展飞行培训、体验飞行等通航服务业。加强中国航油集团和中国精功集团的合作,建立华东通航油料储运中心。以通航新材料、飞行器机载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地面保障设备为重点,发展通航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通航金融业,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以直接投资、股权投入、金融租赁等方式支持通航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发展通航制造维修、航材销售、飞机租赁等服务业态。

      (二)通航运营业。强化中国民航大学和中国精功集团的合作,建立飞行培训基地,开展私照和商照培训业务。依托正在建设的三大通用机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的航空运营机构在绍兴开展公务飞行、商务飞行、航空俱乐部、航空旅游、应急救援飞行等通航飞行业务。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疗救护、私人飞行等领域的通航飞行业务。加强政府引导,以政府定向采购等形式,推动空中巡逻、空中交通疏导、抢险救灾等城市公共飞行业务的开展,实现城市管理、应急救援体系的立体化。

      (三)通航制造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航空仪器仪表、精密航空轴承、航空新材料及机内饰品制造等通航机载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延伸发展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控设备等空地一体化的通航保障设备制造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拓展与中航集团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通航制造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通航整机制造及关键系统制造业。

      (四)通航技术研发。依托中航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绍兴分院、北大工学院绍兴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大大院名校研究机构引进力度,加快发展通航高新材料研发及检测技术、飞行器机载设备研发与设计;依托通用机场,开展通航飞行服务、飞行监视与管理、地面应急救援支持技术等通航基础体系和共性支撑技术研发。

      五、近期工作和责任分工

      (一)编制通航产业发展规划。在本方案的基础上,加快编制《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通航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二)发展通航服务业。大力发展固定基地运营商和飞行服务站等通航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航金融保险、通航制造维修、飞行培训、航材销售、航空会展等服务业态。

      (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三)发展通航运营业。依托通用机场和运营机构,大力开展公务飞行、商务飞行、航空俱乐部、航空旅游、医疗救护、应急保障、私人飞行、空中巡逻、空中交通疏导等通航飞行业务。

      (绍兴县、上虞市、滨海新城分别牵头负责,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四)发展通航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仪器仪表、精密航空轴承、航空新材料等通航机载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延伸发展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控设备等空地一体化的通航保障设备制造业;培育发展通航整机制造及关键系统制造业。

      (市经信委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五)加强通航技术研发。加快发展通航高新材料研发及检测技术、飞行器机载设备研发与设计;积极开展飞行监视与管理、地面应急救援支持技术等通航基础体系和共性支撑技术研发。

      (市科技局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六)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加快精功滨海新城通用机场、若航直升机起降点以及启德上虞通用机场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在诸暨和嵊新区域建设通用机场。

      (各县(市、区)、滨海新城分别牵头负责,市级有关部门配合)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空管、维修、航油配送、旅客接待等保障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引进固定基地运营商。拓展与中航集团等的合作关系,争取引进通航飞机整机制造及关键系统制造项目。

      (市招商局会同市国资委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配合)

      (八)配合低空开放试点。抢抓低空空域开放扩大试点契机,深化体系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绍兴军分区牵头负责,市级有关部门配合,顾问团队协助)

      (九)强化要素保障。健全重大项目用地对接机制,强化财政资金扶持,推进银企合作,确保重大项目用地、资金需求。

      (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分别牵头负责,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配合)

      (十)强化通航队伍培养。根据通航产业发展重点,借助外脑,聘请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领导、专家、学者组建顾问团队,助力绍兴通航产业发展。加大通航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培训力度,保障通航产业人才需求。

      (市人才办牵头负责,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配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统筹全市通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通航产业发展协调会议,交流通报通航产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通航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通航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通航产业发展。认真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三)加强工作考核。将通航产业发展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各县(市、区)、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要定期向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通航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通航产业发展分析、评价制度,定期通报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加强宣传力度。在全市开展常态化的通航科普活动,推广普及通航知识,大力营造通航产业发展氛围。发挥我市职业教育发达优势,大力促进通航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办通航飞机维修、保养、飞行运营地面服务等相关专业与课程,培育通航人才。

       发展通航产业事关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抓紧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内容,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工作实效,努力开创绍兴通航产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附件: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绍兴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钱建民

      副组长:陈月亮

      成  员:丁如兴    市政府

          张海龙    市政府

          王亦成    绍兴军分区

          赵  铭    市人才办

          傅陆平    市发改委

          黄  坚    市经信委

          陈国阳    市教育局

          潘晓辉    市科技局

          王水君    市财政局

          邵全卯    市人力社保局

          任  勇    市国土局

          王旭波    市环保局

          张顺建    市建设局

          金百富    市规划局

          章剑谷    市交通运输局

          陈功苗    市人防办

          陈吉安    市国资委

          夏九英    市金融办

          赵定国    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陈泉标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张纪尔    镜湖新区管委会

          孙哲君    滨海新城管委会

          钱肖华    市招商局

          徐国龙    绍兴县政府

          徐良平    诸暨市政府

          王慧琳    上虞市政府

          阮建尧    嵊州市政府

          马永良    新昌县政府

          魏  明    越城区政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傅陆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以上成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更替。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