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其他部门和单位 > 市供销总社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索引号: 330600001602963/2020-21468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供销总社 公开日期: 2020-10-09
主题分类: 综合类 发文字号: -

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0—2022年)

发布日期:2020-11-10 12:0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实施意见》(供销合字〔202012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动农合联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984号)、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浙供合发〔202024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全市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任务分解》绍市委办传〔20207)精神,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指示和全国供销社七代会精神,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绍兴建设重要窗口作出新的贡献。力争到2022年,建设一个基层基础更加夯实、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社有经济稳健发展、治理体系顺畅高效的为农服务综合性组织。

二、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1.增强县级供销社统筹能力。发挥县级社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行业指导、规划统筹、政策协调、资源整合、督促检查等职责。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作用,统筹运营县域内服务资源,通过合作兴办企业、投资项目、发展新兴产业等形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县级社经济实力。推进社有企业与基层组织开展资产、股权、品牌、技术、业务、人才等对接,强化企基联动,带动基层组织改造发展。提升县级社在全国百强社的排名,组织实施县级社消薄行动,打造1百亿县级社,带动更多的县级社全面发展,基本消除薄弱县级社。(合经处牵头)

2.提升发展基层供销社。通过社有企业带动、上级社投资、财政项目扶持、存量资产盘活等途径,采取联合农合联会员共建、各类经营服务网点改建、开放办社新建等方式,三年内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基层社全覆盖,积极争创省级百强基层社组织实施基层社消薄行动,打造经济实力强、服务功能好的基层强社13个,联动提升基层社经营服务功能,改造薄弱基层社38个。(合经处牵头)

3.提质扩容农民合作社。支持基层社和社有企业通过出资入股、服务带动等方式,领办参办一批各种类型的示范性农民合作社,提升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支持有条件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全国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推动农民合作社、基层社、社有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农合联,开展信息、技术、加工、储运、营销等服务。(合经处牵头)

4.提档升级农村综合服务社。优化农村服务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坚持整合规范和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等原则,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模式,到2022年,建成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村综合服务社,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日用消费品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收购、电商服务、费用代缴与金融服务、快递代办、政策宣传等服务,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分布和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和范围,不断提升为农村服务水平。(业管处牵头)

三、着力健全为农服务功能,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5.优化和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按照聚合资源、完善功能、建管并举的原则,组织实施佳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建设行动佳产业农合联建设行动,到2022年,全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有服务平台的产业农合联各30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落实农药购买实名制、化肥使用定额制,创建全市庄稼医院一体化平台,到2022年,建立庄稼医院服务体系在绍兴重要农业产业的基本全覆盖,形成市级总院+县级分院+乡镇专科医院一体化平台。新增农业生产服务面积19.25万亩以上。加强与气象等部门对接合作,聘请气象专家服务产业农合联。(合经处牵头)

6.优化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推进主产区、集散地农产品市场建设,争取公益性农批市场的建设运营任务,改建、新建一批数字化管理、功能完备的农产品市场。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合作、连锁经营等方式,培育一批县域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以会稽山珍鉴湖河鲜市级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引领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专营渠道和专供基地,构建专店、专摊、专柜、电商平台和专需客户的农产品品牌专营体系,促进产销衔接。联合各方力量,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和重要农产品收获季节,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丰收节庆行动,更好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合经处牵头)

7.优化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与农信机构工作协作和服务协同,推进以信用等级评定、授信服务为基础的普惠金融全覆盖。深化与省农担公司的服务协作,推进1-2代办点提升为基层办事处,拓展已建基层农信担保网点业务。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信贷保证保险,创新提供多个特色产业保险服务。(财会处牵头)

8.创新和优化乡村环境服务。通过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引进省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实施城市社区、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构建起由社区(村居)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区级分拣加工中心及相关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打造生活垃圾合作治理新模式。继续做好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积极发展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参与无废城市”“无废乡村建设,推动农林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上下合作、优势互补、连片成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体系。开展土壤改良服务。(业管处牵头)

四、着力深化改革,推动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9.深化社资社企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以理事会为社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授权管理者、资产运营公司为授权运营者、出资企业为授权经营者的社有资产授权管理体制。(资产处牵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产权、股权、薪酬、人事等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业管处牵头)

10.推进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社有企业投资,发挥好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资产经营公司作用,加快培育壮大一批聚焦为农服务、充满生机活力的社有企业,推动社有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社有企业联合合作,通过资本联合、并购重组、股权置换、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合作,在优势行业形成整体市场竞争力。推进资源整合、业务拓展和品牌培育,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业管处牵头)

五、着力创新治理机制,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

11.深化一员三会制度建设。健全社员管理制度,坚持开放办社,完善进退机制,规范供销社组织体系,扩大供销社社员数量和服务覆盖,增强社会影响力,三年内实现市县两级供销社社员管理制度全覆盖,新增农民社员0.86人。(合经处牵头)规范三会制度运行,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如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加快补齐监事会建设短板,各区、县(市)供销社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监事会全覆盖,健全三会制度并有效运转。(政治处牵头)

12.提升农合联执委会履职能力。完善供销社三定方案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力量。(政治处牵头)强化农合联执委会的角色意识,切实履行好农合联执委会职责。建立规划引导、工作协调、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机制,确保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加强服务协同协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合作,加快数字农合联推广运用,依托农合联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壮大服务功能,构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合经处牵头)

六、保障措施

13.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供销社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重要指示和七代会精神,从深化综合改革、强化为农服务的高度,重视抓好培育壮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市社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区、县(市)供销社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推进目标任务完成。

14.强化资金支持。综合运用财政扶持资金、乡村振兴基金、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全国总社新网工程资金和社有企业投资等各种渠道,各有侧重加大对为农服务功能建设和社有企业发展的支持。加强项目储备,争取一批项目纳入政府投资计划。

15.加强宣传督导。供销社将培育壮大工程列入对各区、县(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各地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讲好供销故事打响供销品牌,为推进实施培育壮大工程营造良好环境。

区、县(市)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实施方案、工作专班和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基层社等情况,11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供销合作经济处备案。每季度末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告培育壮大工程进展情况。联系人:饶美芳,联系电话:0575-88925769

 

附件:1.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三年任务分解表

2.市社领导定点联系安排表

          3.市供销总社培育壮大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


信息来源:市供销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