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000001/2025-259259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劳动就业
    发布机构: 绍兴市总工会 公开日期: 2025-05-30
    主办单位: 绍兴市总工会 会办单位: 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文广局

    绍兴市总工会关于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5-30 浏览次数:18 字体:[ ]

    刘洋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工匠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今年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第101号提案《关于设立“工匠拜师学堂”传承工匠精神的建议》收悉。我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征求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绍兴市总工会与相关会办单位奋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紧密围绕打造新时代工匠人才相关要求,以新时代金蓝领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产才融合,畅通工匠人才发展通道,谋深做实“精英越匠”培养铸就工程,逐步形成政府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新形态。截至目前,全市共推选“浙江工匠”224人,命名“绍兴工匠”419人,工匠人才库在库人数达1.1万余人。

    一是聚焦凝心聚魂,深化技能人才思想引领。深化“我心向党·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教育。打响“开学第一课”“名师网上课堂”等“工”字味品牌,每年组织劳模工匠“五进”宣传宣讲等超过600场次。劳模工匠馆每年线上线下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次。拓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推动活动向中小微企业、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延伸,覆盖企业4100家以上,职工90余万人次。推动设立“绍兴工匠日”。经绍兴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12月18日设立为“绍兴工匠日”,并开展“越匠之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二是聚焦技能创富,深化建功立业体系建设。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名师”主要指我市以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技术骨干为主体,各工种(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或具有绝技绝活的职工;“徒弟”是指全市新进入职、新转岗,技术技能尚未达标,尤其是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强烈学习愿望和相应的技能基础的30岁以下青年职工。坚持“以赛促学,以练促赛”,每年会同人社等部门确定市级职工技能竞赛项目50场以上,带动基层工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1000多场次。开展以“四技”“五小”“两比”为重点的职工创新系列活动,全市已建有省级及以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1家,命名市级工作室257家。承办全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大会分展馆展出工作,做好省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职工创新主题展馆的设计、布展、展出工作。

    三是聚焦文化润心,深化传统技艺传承模式。挖掘传统技艺工艺,支持各类工匠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强宣传推介,加强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和传播,通过网络、参展、体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利用非遗集市、非遗博览会、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平台,重点宣传推介传统工艺项目。在学校设立非遗教学传承基地,开展非遗项目传承教学活动。目前,全市相关的省级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有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酒酿制技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绍兴菜烹饪技艺)、上虞区小越镇中心小学(剪纸)、上虞市上浦镇中学(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等。

    下一步,绍兴市总工会与相关会办单位将着眼工匠精神传承,将工匠学院建设与“名师带徒”活动有机结合,在对前期活动效果系统化评估后,按需搭建“工匠拜师学堂”或类似平台载体,进一步推动工匠人才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技艺传承,构建“提质增量”的工匠培育体系,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省级工匠学院建设点1家,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坚定不移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作出更大“匠心”贡献。

        专此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这项工作。


    信息来源:市总工会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